2023年05月0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花时节又逢君

灯下漫笔

  ■潘开宇

  落花时节,江南暮春。中唐的沧桑流年,乱世流离,被一场劫后余生的重逢,定格成永恒的瞬间。

  突然,很想借着这缤纷落英,借着“正是江南好风景”的起笔,说一说那段烽火连三月的历史。那段折断了大唐盛世气象和唐诗恢宏气度,让无数才华横溢的文人在风尘中辗转沉浮的历史。出身清贵的王维,因为被迫做了一年的“伪官”,终身无法洗刷这段耻辱,晚年半仕半隐。七绝圣手王昌龄,冤死于政事纷乱。以“风雪夜归人”而享誉“五言长城”的刘长卿,刚中进士却因为安史之乱爆发而仕途坎坷。飞扬随性的李白更是在那段混沌的岁月里因谋反下狱。长安的月下清酒,万户捣衣声从此成了他梦里才能企及的彼岸。

  说回杜甫这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那一年,杜甫和李龟年初初相遇在韶华胜极的开元盛世。岐王府,崔九堂,鼓乐喧天,文人骚客诗乐唱和,尽是风流。一个是写下“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大明宫雍容华贵的得志书生,笔底有烟霞。一个是梨园新贵,天子爱重,声名动天下。

  然而,一场浩劫悄然而临。再后来,数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红尘中再相逢,两个老人,已各自在战火纷飞中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眉目依稀,却是烟尘满面,鬓发如霜。杜甫此诗落笔清淡,却余味悠长,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尽量这时距离安史之乱结束已经有7年的光阴了,但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百姓赋税繁重、又逢连年灾荒,生活仍是极为困苦。

  诗中的主人公李龟年,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巅峰时期他巡演于各贵族府邸,与当代很多名士交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这首被后世解读为描写男女思慕之情的《相思》,其实原题为《江上赠李龟年》。春来,相思树新芽初发。此物最相思,思的便是李龟年这位乐坛知音。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湖,卖唱为生。每每作歌言及昔日盛况,满座闻之无不掩泣。后代文人也屡屡借用“李龟年”来表达盛世倾覆,物是人非的感伤。如南宋诗人戴表元感叹山河国土被蒙古人占领,写下“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写下“今日岐王宾客尽,江南谁识李龟年。”

  花落如雨,尚可化作春泥,来世轮回。光阴荏苒,故人在无根的漂泊中杳杳远去,却再不能重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湘湖诗会
~~~风景独好
~~~
~~~闲坐烹茗
~~~
~~~灯下漫笔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广告
   第08版:新媒+
让过去过得去,还心灵自由
《春》
雁荡湿地看鹭
古风三首
无处安放的柔软
炊烟
落花时节又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