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萧报小记者走进壮壮祎家的工作室,开启了一场芋圆水果捞制作之旅,给炎炎夏日带去一份清凉。
工作人员首先介绍了芋圆的做法和故事,在动手操作环节,小记者们将混合着木薯粉和红薯粉还冒着热气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时,大伙儿纷纷惊叹起来,“好香,好软啊!”顷刻间,面团在小记者们的手中变化成了各式各样的小团子。他们将小团子倒入容器中,撒入少许木薯粉,轻轻晃动盒子,芋圆的制作就完成了。接下来,小记者们又将西瓜、火龙果、葡萄等自己爱吃的水果用模具按压出可爱的图案,将它们装入杯中,再加上一勺烧仙草,一勺紫米,一勺芋圆,少许椰奶,一杯香甜丝滑、五颜六色的芋圆水果捞就呈现在大伙儿的面前了。
通过这次活动,小记者们制作了美味的甜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收获了快乐和甜蜜!(文/摄 赵雯洁)
小记者 韩奕均 文博小学203班
小记者们分组后,来到自己的料理台前,拿到老师分发的一大块面团。我的面团是橙色的,把这一大块面团分成了三份,按照示范开始搓条。当我的手指触碰面团时,软软的,暖暖的,感觉像拿着一块暖手宝。我的“搓条之旅”并不顺利。一开始,我用力过猛,搓断了,揉回去重新来。第二次搓得太过于小心,和别的面团粘在了一起,揉回去再次重新来。老师指导我们使力要均匀。实践出真知,我一次又一次进行尝试,也进行总结,终于掌握了力道,搓成了一条。接下来是看似非常容易的工序——切小段,这也有玄机,切得大小要匀称,不然大大小小就不能一起煮熟,切的时候要当机立断,不能拖拉,不然就会扯出一根长面皮了。
老师另外准备了已经提前煮好的五颜六色的芋圆,让我们进行创作。好多种水果,都是我喜欢的,每种水果粒都来一点,杯子里装了大半杯水果了,老师看了哈哈笑,说我的是水果杯,不是芋圆杯了。我把水果分装成两杯,加上芋圆、烧仙草、紫米,淋上椰奶,独一无二的芋圆杯就调配完成啦,我尝了一口,特别的美味。
我带了一份亲手制作的芋圆杯送给好朋友马晨悦,得到了她的夸赞,这真是一次快乐的手工制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