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南屏晚钟对江的越城晚钟“惊飞鸟”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当年电影《少林寺》的插曲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边。其实,这样的美景意境在我们湘湖也有,等着我们去开发……
昔日的越城晚钟变身为固陵闻钟,我们期待她早日响起

  湘湖“越城晚钟”历史上曾与西湖“南屏晚钟”齐名。“越城晚钟”是古湘湖八景之一,它是越王城山上“敕赐城山禅寺”内的一处著名景点,与西湖十景之一的“敕建净慈寺”内的“南屏晚钟”,曾隔江传递,遥相呼应。江南江北这两大名山古刹的“钟声”,曾经唱过“西湘记”。

  ■文/图 王立峰

  北宋以来,“赐建净慈寺”香火屡废屡兴,至今旺盛;而“敕赐城山禅寺”自从太平天国时的一把大火烧了以后,从此一蹶不振,“西湘记”俨然成了绝唱。

  “敕赐城山禅寺”在湘湖越王城山,一度成为越中名刹,鼎盛时期殿宇林立,僧侣云集。“民国”初,周易藻《萧山湘湖志》记载:“城山寺,在城山岭,一名越王城寺,今废;清乾嘉间,寺极兴盛。道光初汤元裕修,咸丰辛酉寺毁,今仅存破屋数间。”

  据考古发现在“敕赐城山禅寺”的遗址下面,就有宋代的地层与墙基,说明宋代时就在这里有寺院。在太平军没有一把火烧了城山禅寺之前,这里香火十分旺盛。僧人香客云集,仅庙宇、寮房就有近百间,难怪这固若金汤之地,会有人在山门的石壁上刻“金城玉宇”摩崖石刻,难怪在原先的禅寺遗址上会发现各类碑刻。

  遗址内发现的龙纹碑额上阳刻“敕赐城山禅寺”字样,残碑起首有“周朝胜迹,越代名山”字句,十分珍贵。据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城山禅寺在乾嘉间规模宏大,常住僧侣数百,遗址东北的大片塔林遗存足以印证昔日辉煌,“敕赐”也应是康乾之际。

  越城晚钟化身固陵闻钟

  越王城山在2500年前是越王勾践屯兵之所,号称“固陵城”。这是当时越国的将士们用血肉夯成的城墙,原来在空中一直回荡着将士们的刺杀声、号角声,但没有经过多少年,就被祥和的“越城晚钟”、钟磬木鱼声及佛号声所代替。正如湘湖孙氏映雪堂湘湖八景诗之一《越城晚钟》:闻说当年勾践都,越城高耸沼吴图,僧归山刹日之夕,忽听钟声响满湖。如今古刹禅机又无声无息地淹没在茫茫的人海中。

  据《萧山湘湖志》记载:“勾践祠,在城山寺右偏,今废。”如今,在城山寺遗址中已新建勾践祠,并恢复了“越城晚钟”的历史景点,2013年重建后称“固陵闻钟”。

  虽然这“越城晚钟”之景,已应景恢复,但这钟楼还是一个摆设,自从建成后,这钟声未曾敲响在湘湖的湖山之间,更没有与“南屏晚钟”交相呼应,原因是这历史上的“敕赐城山禅寺”至今没有恢复。

  大拙禅师和他的湘湖诗

  康熙南巡时,城山禅寺住持大拙超理禅师曾往西兴接驾,大拙禅师为湘湖留下了精美的诗集《梧桐阁集》。该诗集原稿现藏国家图书馆,翻阅《梧桐阁集》,阵阵高雅、活泼的禅意沁人心脾。这位大拙禅师交友广泛,足迹广布江浙,远近名山古刹如西湖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雪窦寺,舟山普陀山都有交集。活泼的大师用诗句记录下了城山十二景、西湖十二景、萧邑八景,也记录下了湘湖的春夏秋冬和湘湖人渔樵耕读的场景。清代文史大家毛奇龄为其写下了《城山大拙禅师语录序》,城山禅寺的文化底蕴对湘湖地区勤劳务实、乐观淳朴的风土人情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修复敕赐城山古道

  城山古道在越王城山的马门处,从山下直达主峰。《萧山湘湖志》有“明代建石蹬五百级,自山下直达寺门”的记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生产资料匮乏,大生产催生了就地取材高潮,城山古道石阶断断续续被移到了山下作为各种建筑材料,改革开放后,萧山政府进行了修复,城山古道逐渐恢复了从前的模样。

  城山古道一旁有从高处流下的山泉。有台阶的地方并不陡峭,爬山走路不吃力,道旁也有泥路小支,为登山人增添曲径通幽的趣味。古道是登越王城山的最佳路径,也是城山敬香的必经之路。近几年来发现刻有“赐城山古”残碑,虽然头尾两字残缺,不难看出,这就是“敕赐城山古道”碑。敕赐就是朝廷通过皇帝命令、诏书的形式赏赐、表彰的意思。那么皇帝为什么要敕赐城山古道呢?这古道有什么来头呢?又是哪一位皇帝敕赐呢?这一系列的谜团,足以引人深入探究。

  淹没在杂草丛中的塔林

  说到城山禅寺僧人灵塔遗存,就想到萧山有一句歇后语:“城山寺和尚——只剩一半”,这个典故被记载在《城厢镇志》里。后来湘湖民间也将人员松散不齐戏称为“一庙和尚剩半庙”。这个故事说的是元朝的军队侵犯江南毁了城山禅寺,或者是太平军进入湘湖,一把大火烧了寺庙的历史。因为城山禅寺当时紧临钱塘江南岸,一旦开战,越王城山便成为要塞,城山禅寺的数百僧人就在这几次劫难中死的死,逃的逃,到最后只剩下一半和尚了。

  由于城山禅寺常住僧众多,僧人去世后以灵塔的形式安葬,所以在山门内留下了一片塔林。现存的塔林遗存淹没在杂草丛中,仅存的墓碑上额刻着“传临济宗”“续建普同之塔”等字样,足有几十座灵塔。萧山境内有如此规模的塔林独此一家。

  “敕赐城山禅寺”与“敕建净慈寺”是两座享誉钱江两岸的千年古刹,每当晚课结束后,便会响起祝福的钟声,伴随着《晚钟偈》:“洪钟三叩,宝偈高吟 ……上祝国基永固,繁荣富强;下祝人民,吉祥安康……五风十雨,免遭饥馑之年,南亩东郊,俱瞻尧舜之日……”

  但愿古老的“越城晚钟”在钱塘江上空能重新响起,在这瞬息万变的尘世脉动中延续历史根脉,和南屏晚钟续唱“西湘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当年电影《少林寺》的插曲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边。其实,这样的美景意境在我们湘湖也有,等着我们去开发……
~~~——读王毓诗集《飞》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影像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悦读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教育
   第Z01版:临浦月刊
   第Z02版:临浦月刊
   第Z03版:临浦月刊
   第Z04版:临浦月刊
期待南屏晚钟对江的越城晚钟“惊飞鸟”
荒原的星彩
我们在《富春山居图》卷首“艺术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