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秋萍
日前,与一久未谋面的朋友小聚。只见昔日容光焕发的朋友神色疲惫,细聊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家中已年届九十、恩爱了一辈子的老父母这段时间成了一对“老冤家”,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甚至于拳脚相加。要命的是,两位老人家不仅仅在家里吵,还吵到了外面,搞得邻居不堪忍受,“逃”走了。想让他们分开住,到女儿家各住一个,或请个阿姨照顾生活起居,再不行,找一个高端养老会所给他们去养老,但老父母却死活不肯,非得住在一个屋檐下,天天吵天天闹,搞得朋友身心俱疲。
听了朋友的诉说,除了同情,竟无言以对,因为这就是生活的本真。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如意的事呢?就如这位朋友,在常人眼里,她事业有成,夫妻恩爱,是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没想到退休了,本以为卸下工作的重担,可以过舒心的日子了,没曾想却成了父母的“救火兵”,用她的原话“我真受不了了,快被折腾死了”。这种生活,让她心力交瘁,临近崩溃。
还有一位亲戚,今年暑假期间,刚上大二的女儿突然被查出得了急性白血病,犹如晴天霹雳。夫妻俩为女儿的病急心上火,过不久妈妈感觉胸痛,一查被怀疑是乳腺肿瘤。那一段时光,家里的整片天都塌了。虽有亲戚朋友的百般劝慰帮助,但我知道,于她们一家,这些宽慰和帮助只是杯水车薪,他们内心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和绝望,根本无法化解。
人的一生,谁不想一辈子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可是长长的一辈子,谁又能确保不会碰到不顺心、不愉快甚至于无常的事?当你不幸抽中了生活的下下签,该如何面对、如何接受,这真的是考验人的意志和智慧。
两年前的今天,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和绝望,常人是无法体会的。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安慰,根本无法把我从绝望中拉出来,深陷在痛苦中一度无法自拔。
半年前,一位作家朋友送了我一本她的作品——《我转动所有的经筒》。阅读时,虽然内心非常平静,但眼泪就是止不住地流,心深深地被她的文字触动、感动。她对生死的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她让我明白,人生本就无常,生命中的许多疼痛,只能自己承担、消化,谁也分担不了。她的一句“如果双方都在彼此心中,即便死亡,也不是分离”,如醍醐灌顶,让我久闭的心扉慢慢地开启……
作家梁衡曾说:岁月蹉跎命多舛,人生谁能无补丁。是啊 ,生活本身就是个不断被锤的过程,有些人一辈子活得很快乐,其实并不是他没有痛苦,而是他选择了把命运的苦涩一一咽下,勇敢地接受而已。
前不久,一位朋友打电话约我与她一起去青海湖游玩,听着她在电话那头爽朗的笑声,你怎么也不会相信今年是她做心脏移植后的第十二个年头了。她是浙江省第二例心脏移植病人,浙医二院王建安曾用“奄奄一息、病入膏肓”来形容她当时的状况。手术非常成功,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我要快乐地过好生活的每一天”是她的座右铭。确实,你只要去看她的朋友圈,会发现她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走秀、参加合唱团演出,特别是作为浙医二院移植病人的形象大使,经常活跃于全国的“移友”活动,常人根本无法把她与器官移植病人结合起来。
前两天她来看我,告诉我,三年新冠,很多“移友”都走了,她的前一例、后一例以及后面的好多例也都走了。当她在说这些的时候,面带微笑,语气平静,就像在说一件与她毫不相干的事。看得出,现在的她,很幸福、知足。
朋友对生活的通透态度感动了我。确实,人只要豁达了,不幸就被超越了。我告诉自己,往后余生,如果你要想幸福,就得接受命运留给你的缺憾,直面世事的无常;就得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就得勘破人生百态,接受它的存在。当上帝关上你的幸福之门时,它定会为你开启一小扇窗,为你绝望、痛苦、不甘的心留下一缕希望的光芒。此时的你,唯有紧紧地捧住这束光,追光而去,窗外又将会是一方新的天地。
接受生活的不如意,允许生活留些缺损,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的一生,但求生活的小满,且小得盈满,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