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父母” 治愈网络陌生人

  ■本报评论员 李小玉

  前有云养猫狗,后有云养萌娃,而最近,一对互联网“云父母”走红网络。“最近没受委屈吧?在外面冷不冷?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回家……”他们以孩子的第一视角,让网友们也当了一回被无条件爱着的孩子。

  数据显示,这对“云父母”带网友们逛超市的视频点赞数高达293万,粉丝年龄分布在18-23岁居多,人数占比约50%。为何“云父母”可以俘获众多网友芳心?

  “原来坐在购物车上是这种感觉。”“别人只在乎我飞得高不高,只有妈妈关心我飞得累不累”“妈妈我成绩出来了729.5,7年了我想你了……”有人诉说近日的烦闷,有人倾吐家庭的不幸,发泄心中的委屈与不快。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表示,看视频哭了,因为他们治愈了自己不完美的童年,小时候无法被满足的愿望、想诉说却无人倾听的话,好像通过别的方式圆梦了。网友之中,有的因父母去世或离异,从未享受过父母的陪伴;有的长期遭受来自家庭的不公与冷暴力,从未感受过健康的爱;还有的已经结婚成家,与父母渐渐疏远。种种原因导致自己与父母沟通时的界限感,让他们选择把对父母的期待投射到互联网上的陌生人身上。

  视频中的父母面容慈祥,言笑晏晏,两人圆嘟嘟的脸更是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或是分享一段日常,或是传达暖心的问候。头像是女儿小时候的照片。

  “造一场甜甜的梦给娃娃”,就像这对父母简介写的那样。观众何尝不知道这是梦呢?爱做美甲,现实中父母看来是“作妖”,在他们看来却是一种陪伴的方式,是孩子爱美的表现,是获得自信的途径。当互联网上的“爸爸妈妈”看到自己不甚理想的成绩单,微笑着安慰你;当你深陷迷茫与焦虑时,他们选择宽慰而不是责备;当你被人欺负受伤时,他们会为你撑腰。

  在分享家庭日常的视频下,常常有人戏称自己“像阴沟里的老鼠”那样偷窥着爱。对于现实中敏感自卑的网友们,长期缺爱的观众来说,这是一份珍贵的疗愈。畸形的家庭关系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配被爱,也因此沉沦于低潮。“云父母”以一种代入的视角,让观众融入被爱的氛围,这既是一种慰藉,也是一种确认,背后传达的讯息是“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爱”。他们温暖、有力又真诚的表达赋予缺爱者被爱的底气,去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反思怪圈,摆脱过去的束缚,悦纳真正的自己。

  生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我们面前舞蹈着——有时是愉快的;有时是不愉快的;有时是喜悦的;有时是痛苦的。尽管互联网可以提供一些安慰和支持,但它不能替代真正的家庭关系。在看“云父母”的同时,要想真正达到与家人的融洽相处仍然要回归现实正视现实的父母,家庭是一个独特而特殊的地方,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和建设,为我们自己和下一代创造一个美满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时评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题
冬天到了 多来点暖新闻挺好!
7000元国产羽绒服 到底值不值?
“鹅腿阿姨” 妥妥一个解忧铺
这样的模仿 使不得
“云父母” 治愈网络陌生人
老字号决不能“吃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