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员 张旭
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胡庆余堂……说到这些品牌,杭州人耳熟能详。近日,其中之一的张小泉则因构成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行为上了热搜。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受张小泉菜刀拍蒜断裂舆情影响以及疫情期间商品负面评价,要求运营部提高部分商品的好评率,组织内部人员建立微信群,以虚假交易、拍图好评的方式,提高商品的好评率,将差评拉下去。最终,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被罚款25万元。
原本是销售旺季的“双11”,知名企业张小泉等来的不是大量订单,而是一纸罚单,着实令人唏嘘。
在如今日趋透明的消费市场,信息传导异常快速,百年品牌毁于一旦确有可能。日前,商务部等5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
引入了退出机制,这无疑是给老字号亮起了“红黄”灯,也意味着评上老字号的企业不能高枕无忧,手上也没有“免死金牌”。所有品牌晋升名优或是老字号,均是严格把好质量关,注重维护消费者权益,并不断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名牌或是老字号,传承的是匠人精神,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也是对其质量过硬的承认。
始终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老字号终会被市场所淘汰。2021年有媒体报道,此前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发展较好的不足10%,持续经营亏损占比50%。以张小泉为例,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减少13.78%,净利润同比下降77.41%。品质下降引发销量下降,再通过刷好评等“旁门左道”方式吸引顾客,一系列负面消息让企业走上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其结果是,张小泉也进入了老字号警告名单,即成为73个“附条件通过”品牌之一,有6个月的整改期限。
如何跟上市场发展节奏,交出消费者满意的答卷,是每个老字号企业在发展道路上都必须回答好的课题。
对于包括张小泉在内的老字号,亮黄灯也不是“末日”,需要引起警惕,并积极寻求改变。从自身而言,要继续秉持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把自身的产品质量搞得更好,把服务做得更到位,这才是核心与关键。
从外部而言,企业也需要盯紧市场发展趋势,面对新市场、新人群、新场景,找寻新路径。像粽子品牌“诸老大”,玩起IP联名、数字经济各种新东西,营业额也从2019年的1000多万元到如今的4亿元。卖茶叶的老字号北京吴裕泰开发出网红抹茶冰激凌、茅台“碰瓷”冰淇淋、鸡尾酒……许多老字号并不躺平,而是根据自身产品的特色,从市场需求出发,创新发展。
守正创新,把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老字号在新时代的焕新发展,于消费者,于国家,都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