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兰头、香椿、荠菜、蚕豆纷纷上市

最时鲜的“春味”来了

  ■记者 朱林飞

  近期,随着气温回升,各种时令蔬菜相继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俗话说,“四季更替,适时而食”。没错,是时候把时令美味吃进肚子里啦。

  说起时令蔬菜里最鲜的一口,春笋排在第一。这段时间,春笋大量上市,最便宜时卖到了六七元一斤。无论走过哪家蔬菜摊位,春笋肯定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此时的春笋口感也最好,买回去做油焖笋、笋蒸咸肉、咸白菜笋汤等,一定会让人大快朵颐,饭量大增。

  在春笋之后,香椿、荠菜、马兰头、豌豆、蚕豆、菜心(又叫菜蕻)等时令蔬菜也相继出现在菜摊上,成为很多人尝鲜的选择。

  上周末,记者在西门农贸市场转了一圈,在其中一个摊位上发现了香椿。摊主娄师傅说,现在上市的香椿主要是从昆明、重庆等地运来的,刚刚卖了一个多星期,今年的价格比去年便宜得多。一盒香椿100克左右,售价10元,折算一下差不多50元/斤,而去年最贵的时候卖到了130元/斤。“萧山人不太爱吃香椿,我们进的货也很少,就是为了少部分喜欢尝鲜的顾客准备的。”

  相比香椿,荠菜、马兰头等本地蔬菜明显更受大家的青睐。在东门农贸市场的几个蔬菜摊上,香椿不见踪影,荠菜、马兰头都有,来买的顾客不少。葛大姐摆了30多年的蔬菜摊,菜的品种比较齐全,她把荠菜、马兰头、蒿菜、草花并排摆放,每一样都鲜嫩嫩的。“这都是本地的春菜嘛,顾客可以挑自己喜欢的。荠菜用来包馄饨、水饺,马兰头、蒿菜、草花凉拌或清炒都很好吃。”据了解,荠菜和马兰头的价格每斤十三四元,草花每斤10元,蒿菜每斤5元。

  葛大姐的摊位上,青绿的蚕豆、豌豆很是招人喜爱,不时有顾客停下来询问价格。葛大姐说,这几样都是从海南运过来的,带壳的蚕豆10元/斤,剥好的豆瓣20元/斤,带壳的豌豆20元/斤,剥壳的30元/斤。“本地的蚕豆、豌豆还长在地里等开花呢,想尝鲜的话可以试试海南的这批,味道也差不多的。”葛大姐说。

  在葛大姐斜对面的摊位上,有位阿姨正在卖自家的菜心。“今天早上刚从自家地里摘的,你看看多新鲜,5块钱一斤。”阿姨向顾客介绍道。“来两斤吧,现在正是吃菜心的时候,水煮煮或清炒炒都好吃,每餐饭都少不了。”顾客说。买了菜心后,她留意到边上袋子里的马兰头,比别的摊位上卖的要粗壮一些。“也是自家地里种的,12元一斤。”阿姨说。“那我也买点,品尝一下春天的味道。”顾客笑道。

  除了农贸市场,城区的一些农产品超市也纷纷上架了菜心、马兰头、蚕豆、豌豆等蔬菜。昨天下午2点多,家住湖山社区的朱阿姨到楼下舒禾超市里想买点马兰头尝尝,结果发现货架上只剩下了几片叶子。服务员告诉她,就在几分钟前,有顾客把最后半斤马兰头买走了。“那我明天早点来买,春天到了,吃点马兰头,也是一件应景的美事。”朱阿姨笑着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文化 悦读
最时鲜的“春味”来了
市工商联赴楼塔镇 开展“民企助共富”调研
戴村镇开展 “萧然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
新萝卜干 收购入窖
助企纾困 衙前“店小二”服务真周到
惊蛰伴春雷 本周萧山晴雨交替乍暖还寒
“爆米花男孩”涛涛的小摊上新了
义桥镇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