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2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跟着主播去研学》“唤春计划”首站活动圆满举行

种一片春天 守护寺坞岭

■文/记者 高艺炯 

  图/记者 旷野

  当第一朵花开始绽放,寺坞岭的春,便欢了颜。

  3月30日,一个属于青山和孩子的故事,在这个春日开启。《跟着主播去研学》2024特别行动“唤春计划”第一站,我们带孩子们去了一趟寺坞岭,一起“种春天”。

  用树叶  交个朋友

  春日的寺坞岭,绿意盎然,充满希望。沿途上山的大巴,行驶在迂回的盘山公路上,伴着孩子们兴奋的笑声,这将近180度的大弧度仿佛都变得“慈眉善目”。

  到了山顶,便能瞧见江河荟·浙江翠自然保护体验地。这里的主建筑“山与自然空间 M SPACE”的前身是名为“雄鹅山庄”的农家乐。原来的框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内部则改造成了集科学艺术展厅、自然教室、咖啡厅和文创商店于一体的空间,是一个向公众展示生态修复工作的窗口。这座被山包围的博物馆,让现场的孩子们充满期待。

  破冰环节,孩子们动手用绚烂的颜色做一张树叶名片,一个个新奇可爱的“自然标志”诞生了。

  孩子们用新名片交换信息,借着植物名片,找到共同爱好,交个朋友就这么简单。

  在山顶  种下春天 

  山与自然空间展厅中,乡野草木标本躺在陈列柜里,孩子们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俯身细看每一片绿叶,用手触摸科学家从山间收集来的果实,解读植物秘语,感受植物与自己的联系。

  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让小朋友们对生态知识和动植物保护有了更直观且深入的认识。

  三月,吹拂过脸的风变得格外温柔,呼吸间都夹杂着幽香。孩子们在驻地保护区陈博士和琴子老师的带领下,探访寺坞岭。“孩子们,这片山林美吗?”“美~”“但对于寺坞岭来说,这么美的地方其实也面临着生态问题。”陈博士向孩子们进行了现场分析。随着一个个问题揭开,所有的不可思议都变成了孩子们眼神里的恍然大悟。原来寺坞岭上“土著”生物这么多,原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么重要……

  不仅如此,山里的动植物都是活生生的书。找“乡土植物”,探访昆虫的“秘密基地”,从未了解过的知识点,在不经意间一一熟悉。

  在寺坞岭自然保护地的一处空地上,孩子们认领了属于自己的小苗。选址、挖土、栽种、浇水,在这个春天,种下属于自己的绿色希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种下了,春天才算到了。

  最终,所有孩子都圆满完成任务,获得了“环保小卫士”荣誉证书。“种春天”活动还将制成精彩视频,后续将在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平台播出。

  让改变 自然中发生

  与来时不同,返程的路上除了兴奋,孩子们讨论的话题中更多了一份牵挂和责任。

  “种的菜苗,多久才能长大?”“下次还想来看看我的菜。”“以后我也要成为陈博士那样的科学家。”“未来,我要告诉大家,保护生态多样性。”

  自然保护的种子,在这一刻被种下。

  这一趟旅途中,我们见证着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微小改变。有的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自信,有些孩子找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孩子找到了感兴趣的植物,并放大成了自己的热爱。

  孩子与春天,隔着一朵花,隔着一片叶,一双蝴蝶一样的翅膀。我们希望在这个春天,每个孩子都能有活力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去热爱。《跟着主播去研学》2024“唤春计划”,我们将带着孩子们上春山、入竹林、去茶园、摘果子,用时令食材做一顿春日大餐,去体验有关春天的各种风景。

  行走的课堂是一次次开阔眼界,品味人文的成长之旅,让我们一起在研学这本特别的知识之书中,去观世界。关注“萧山网”微信公众号,“唤春计划”等你来加入,更多好玩好学的研学等你来揭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舞台已搭好 等你来亮相
~~~
~~~
~~~
《跟着主播去研学》“唤春计划”首站活动圆满举行~~~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文化 悦读
   第Z01版:渔浦义桥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首期《新闻童期声》开播
■ 小主播风采
融媒小主播为萧山发布“庆生”
萧山区融媒小主播选拔赛走进金惠小学
种一片春天 守护寺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