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
去年的浙江,上天了三颗“卫星”。湖州南太湖新区“世界第一”的卫星最早上天,随后飞天的是诸暨的“星链式”卫星,后来是“高科技”创全国第一的临平的卫星。这三颗卫星均是当地民企制造,且由高校科研团队背景的精英“回乡创业”。
曾和萧山经济界人士聊起这件事,大家都感叹在这一波“卫星”产业浪潮中,很遗憾没有见到萧山民企的身影。在高科技产业这个“新赛道”,“传统制造业”强者,勇争第一的萧山总不能这样常态性“缺跑”?这或许是萧山经济和萧山民企须正视的“短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作为传统工业和制造业大区的萧山,如何在高科技的“新赛道”上,继续成为“领跑者”,是当前时刻关注且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
横空出世的科百特,无疑让我们萧山和萧山民企在“新赛道”飞奔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对补齐这块“短板”充满了信心。
跻身“萧山百强企业”的科百特,让人眼前一亮:在强者如林的萧企中,已妥妥地排名第五位。膜界“传奇”也好,“黑马”也罢,在当下的萧山,科百特无疑成了最拿得出手的“高科技”企业,且是“量产”的。
最值得称道的,这是一家在萧山经济相对弱一点的河上镇,由小到大成长起来的“科技型企业”。藏在南片青山绿水间的这家宝藏企业,能成为萧山高科技企业的“头牌”,离不开企业家“专注”与“单纯”的精神特质,这种极致发展的思维方式,或许是最重要的因子。
昨日,《萧山日报》、萧山发布公众号、客户端同步刊发“经济向新行”系列深度报道第四篇,聚焦扎根南片河上镇14年的科百特,用科技点亮“膜”法,在高科技的细分赛道上,科百特是极具统治力的“领跑者”,且创造了“膜”界的跨越式发展。科百特,这个全球领先的创新型膜过滤企业的励志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前行方向,对萧企来说,更是一种启迪:高科技“新赛道”,萧山民企奋力“领跑”是完全有可能的,有希望的。
萧山是民企集聚的“沃土”,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这或许是科百特带给萧山最深远的思考。
对于民企集聚的萧山来说,企业家群是最大的资源。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这里涌现出了一批如鲁冠球、徐冠巨、李水荣、邱建林这样全国闻名的企业家,他们身上那种执着与专注的精神特质,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萧山创业者,无论在传统的“赛道” ,还是在新的“赛道”,只要有“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民企身影,必定有萧山新的奇迹和新的辉煌。
大鱼,都是好水养大的。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民企强区,萧山还有一大优势,就是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唯有政商合力,方能创造一方水土上的经济奇迹。三十多年前,益农镇政府就提出“荣盛无小事”的发展口号,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最终在滩涂上崛起了一家世界五百强,成就了荣盛的发展奇迹,也兴盛了益农这方水土。在科百特的发展壮大之路上,也离不开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支持。“非市场的问题,我们政府尽量帮忙都解决,让企业能集中精力去解决市场上的问题。”这是河上镇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的话,也是萧山政府服务企业、全力打造越来越优营商环境的缩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随着荣盛、恒逸进入全球五百强的行列,以及万向、传化、科百特等一批企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领跑者”,萧山民企军团实力不断壮大的背后,对人才的吸引力,必然会越来越强。而人才如过江之鲫般涌入萧然大地,必然会夯实萧山在高科技“新赛道”成为“领跑者”的底气与信心。
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个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地区崛起的必然要素。今日之萧山,民企集聚,企业家资源丰富,高科技人才涌入,在这些利好因素下,必然会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再创辉煌,再写奇迹,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