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第59次主任会议

专题听取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1+8”实施情况

  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 记者 李霖达)近日,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第59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1+8”行动实施情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立明,副主任童一峰、李国梅、徐建中、钟华成、古涛、秦剑云出席会议。副区长王润东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区农业农村局所作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1+8”行动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所作的调查报告。

  会议认为,自我区“1+8”行动部署开展以来,牵头部门和“千万工程”推进专班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全区上下品牌效应更加彰显、城乡融合更加紧密、共富底色更加鲜明,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值得充分肯定。

  对于下步工作,会议要求,要从“面子”到“里子”。在乡村整体面貌提升的基础上,重点要在村级留用地落地、强村公司发展、村级物业开发等方面实现破题,实现从“建设乡村”向“经营乡村”转变。要从“产品”到“产业”。要强化创新,发挥湘湖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要引育人才,鼓励民营企业、乡贤能士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吸引更多外来人才下乡创业;要做强企业,引进优质农业企业,培育本土企业,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要推广品牌,整合全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全面提升“萧山本味”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要从“景美”到“人美”。要美在文明,做好移风易俗,立好村规民约,培养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习惯;要美在文化,借鉴优秀文化传播模式,普及村BA、村超、村晚等新的文化活动;要美在乡情,以乡愁、乡情为载体,吸引更多“老萧山人”回归、“新萧山人”加入。要从“盆景”到“风景”。要整体规划,乡村振兴带建设要区镇联动,串点成线,做到“村村有特色、处处有美景”;要示范带动,充分运用“千万工程”实践经验,以点带面,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要强化支撑,建强村干部“头雁”队伍,丰富专业人才团队,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王润东代表区政府作表态发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评
   第04版:调查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悦读
《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文化管家”3.0版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迭代升级
坚持同心共筑 推动安全发展
专题听取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1+8”实施情况
劈波斩浪
萧山新增两个区级婚恋交友服务站
打通地铁站前“最后一公里” 萧邮路(文明路—北二路)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