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萧检
认识好几个月,却从未听过女友的声音;看似双向奔赴的爱恋,却总有许多“意外”发生,阻碍两人的相见……这样一段曲折的恋爱经历,会有怎样的结果?当真相摆在面前,来自贵州的唐先生心凉了。
“她说过会来杭州找我,以后就不离开我了……”回忆起这段“恋爱”经历时,唐先生依然很恍惚。
去年4月,朱某到萧山区某公司就职,并认识了唐先生。朱某经常在唐先生面前卖惨,声称“老婆管得严,没有零花钱”。热心肠的唐先生也时常伸出援手予以帮忙。
一天,在偶然得知唐先生有找对象的想法后,朱某便热情地介绍了同样来自贵州的何欣给唐先生认识。温柔体贴的何欣经常对唐先生嘘寒问暖,一来二去,两人很快在线上确立了恋爱关系。
交往期间,唐先生曾多次提出想见面。然而他给何欣打视频或者语音时,何欣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不是我不给你打电话和视频,是因为我嘴唇上还没拆线”“我闺蜜在旁边不好意思接电话”“那会医生正在查房……”尽管有过怀疑,但在女友的诉苦以及媒人朱某的保证下,唐先生渐渐放下了戒备。
交往一段时间后,唐先生发现,女友总是以各种理由向他要钱——父亲看病、奔丧、身体不适手术、欠闺蜜钱、给家里人买东西、割双眼皮……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一想到是奔着结婚谈的这场恋爱,唐先生依然对她有求必应。
今年1月初,唐先生突然联系不上何欣了,意识到不对劲的他立即联系了朱某。虽然朱某承诺会帮忙约何欣出来,但他却不断借故拖延,一直没有行动。唐先生渐渐没了耐心,也意识到可能是被骗了,便到公安机关报了案。
经查,所谓的何欣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朱某假扮的。朱某到案后交代,得知唐先生想找对象后,手头较紧的他“急中生智”,想到用虚构身份的方式,来骗取唐先生的钱财。
半年多的时间里,朱某以何欣的名义,编造各种虚假理由骗取了唐先生10.6万余元,所骗钱款均用于个人消费和偿还赌债。
今年5月,该案被移送至萧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该院经审查认为,朱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钱款,数额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经检察官释法说理,朱某认罪悔罪。5月21日,区检察院依法对该案提起公诉。近日,区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两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