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员 傅小慵
据都市快报官微9月6日报道,又有一位女性朋友为了“轻松瘦”,选择了抽脂手术,结果差点性命不保。
一般,人们会以为如此“勇敢”选择抽脂的,都是35岁以下的爱美女性。没想到,这位选择抽脂的屠女士已经58岁,她对自己身高162cm、体重66公斤的体态非常不满意,于是去一家美容医院做了抽脂手术。当晚她就腹部疼痛难忍,还被美容医院告知是正常的,忍了三天才去正规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多处肠穿孔,且腹腔内损伤严重。所幸手术及时顺利,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痊愈出院。
这位屠女士真的算是幸运的,但在2021年7月选择抽脂手术的一位33岁杭州女网红就没那么走运了。她抽脂手术后引发多器官衰竭、身体浮肿、前胸到腹部皮肤大面积溃烂,最后因感染医治无效去世。当时西湖区卫健局对涉事医院作出警告和罚款的处罚,责成其停业整改,并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作出处理。
事实上,不少专家都曾公开表示过,在抽脂手术方面,许多医美机构的医生无法达到安全标准。而且,抽脂手术引起医疗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但铤而走险选择抽脂的人,依旧“在路上”。
首先,能不惧风险选择抽脂手术的人,都有侥幸心理。她们下意识忽略了抽脂引发死亡的案例报道,坚信自己一定不会成为“那个倒霉蛋”。同时,强化了自己一定能“逆袭瘦”的幻想。
其次,这些有“勇气”选择抽脂的人,往往在错误的减肥道路上“徘徊”,而从来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生活方式。
根据报道,这个屠女士曾经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不难想象她所用过的减肥方法,无非就是减肥药、饿肚子之类的,特别是不吃碳水的饿肚子之类的方法,很快就会受不了。
她们可能也在社交平台刷到过某人靠健身瘦身成功,但可能只是投去几秒艳羡的目光而已。又或许是她们也买了装备开始运动,但没几天就会找到各种理由偃旗息鼓。
她们可能也发现了维持曼妙身材的一些“戒律”,比如早睡早起、不吃夜宵、不吃奶茶、不吃冰淇淋,外加规律运动。但她们又觉得这些“戒律”太束缚自己了,哪里有熬夜刷手机或追剧,再来点夜宵和冰淇淋、蛋糕那么爽呢。所以,她们的内心总是有那么多的违和感:既不愿意忍受胖或微胖的现状,又不愿意承受改变的痛苦。
再则,敢于去抽脂的人,已经失去自我价值认同感。也许是看多了社交平台上的那些“魔鬼”身材、那些清晰的马甲线、那些夸张的腰臀比,她们把身材的微胖都当作了“洪水猛兽”,恨不得自己一秒变成想象中的样子。
殊不知,减肥只是让夸张的体重回归正常范围,让人变得更加健康而已。它不会让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也不会扭转糟糕的境遇,更不会带我们走向“人生巅峰”。
我们所追求的成功不应该只是体重秤上的数字,或者是身材维度的变化乃至肌肉的线条,而是心——一颗放下“减肥”的执念,忘记肥胖恐惧的心。只有将附加在“胖”这个事实上的价值标签通通剥除,才是一个真正的“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