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桥寺坞岭自然地入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本报讯 (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田伟栋  彭觉浅)   最近,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再次联合浙江日报开启第三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征集活动,经层层选拔,义桥寺坞岭自然地入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寺坞岭自然地总面积453.35亩,是我区首个生态文明馆。曾经这里是一片废弃的竹林区,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之后,不仅恢复了多元化的生态,还成为了不少野生动物的乐园。为破解单一竹林生态问题,义桥镇积极出台政策文件,以科技和共富为立足点,凝聚社会力量,支持寺坞岭自然地在云峰山竹林区开展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生态共富路径。经过几年努力,义桥镇寺坞岭自然地已恢复林地400亩,开展生态农业20亩,保护物种619种,助力村集体、村民增收超1000万元。

  与此同时,自然地还长期举办各类生态公益活动及“山中青年”长期驻地志愿者招募计划,吸引志愿者和行业专家参加,让跨界合作交流为寺坞岭生态修复助力的同时,还举办“村民幸福夏令营”、“乡土文化”创变营,提升本地村民参与度。

  寺坞岭自然地,既是义桥镇都市郊野可感可触的“生物多样性”展示和体验点,也是现代化美丽城镇中的“金山银山”。寺坞岭自然地通过森林生态恢复来提升生物多样性,以山体变化展现生态修复历程,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自然教育为一体,旨在让更多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本土物种以及生态修复的意义。目前,寺坞岭已形成“一座展馆、一条步道、两片样地、多个生态科普点”整体布局,开展多元化自然科普教育活动,以自然保护体验地为纽带连接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通过科学研究、实地保护,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义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寺坞岭自然地入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使得该品牌IP更加响亮。下一步,义桥镇将继续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镇域实践,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时评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太阳花
   第08版:教育
   第A01版:渔浦义桥
   第A02版:专题
   第A03版:专题
   第A04版:专题
   第B01版:今日瓜沥
   第B02版:专题
   第B03版:专题
   第B04版:航坞
萧山生态文明馆开馆了
义桥“民情双访”有温度有深度
义桥构筑应急消防管理共同体
义桥镇获评 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义桥寺坞岭自然地入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