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背包揽胜

北方有禾木

  ■陈涌涛

  禾木的风景并非只是木屋和白桦树。只有当带露的鲜花触碰了你的眼睛,马儿甩动的尾巴撩拂着你的肌肤,水声扬起芬芳,阳光洒在身上,飞鸟掠过你的眼前,栅栏勾住了你的衣裳,香嫩的肉串塞满了你的嘴,风里飘过来木屋的烟——远远近近,前前后后,你看不够,你不想走,你才能感受。

  我们是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去到阿勒泰的。

  很幸运,买到的两张票都是下铺,找到车厢时,铺位上已坐着母子两人和一个女人。母子是乌鲁木齐人,儿子在吉林上大学,趁暑假到阿勒泰走亲戚。女人是个笑嘻嘻的哈萨克族人,叫古丽潘,看上去有三百斤。不到九十斤的猫姨对于这么个大块头要睡她上铺这事,心里很不踏实。

  火车到北屯是早上六点半。

  北屯到禾木两百公里,拼车每人一百五十元。

  很久以前,禾木曾是一块人迹罕至、虎狼出没的蛮荒之地,不知道从何时起,这里来了一些白皮肤高鼻子的外国人,他们拖家带口,伐木造屋,垦荒种植、圈养牲畜,似乎不介意在此安居乐业。他们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为避祸而来的白俄军官、贵族。

  在俄国人到来,又突然集体消失后的漫长岁月里,图瓦人占据了这块土地,并承继了俄国人的遗产——小木屋。他们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小木屋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成为他们族群的标签,一个颇具感召力的符号。

  把直径三十厘米以上的原木垒成一个矩形的空间,缝隙间填满黄泥和努克草,再用木板搭成人字形的屋顶,屋顶下的空间与室内隔绝,两边也不再封闭,供人上下和储物通风。屋顶通常坡度较大,以避免积雪的重压。最早的木屋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长达半年大雪封山的酷寒。

  当初只是为了生存的木屋,现在看来,早已超越了它的原始意义。与其说是一种居住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意象,让人仅凭想象即可体悟它所传达的温情与向往。有多少像我们一样的旅行者,不就是因为心中的“小木屋”而来到这里的吗!

  用作客栈的木屋想必仅为游客而建,简单粗陋,除了水和马桶,基本没有其他设施,但很凉爽,我们吃了点干粮后赶紧休息。

  晚上下雨了,雨点敲得屋顶啪啪响,屋外寒气逼人,天空乌云笼罩,除了雨声,再没有什么声音飘进耳朵,静得像离开了地球。在中国最西北的深山密林中的小木屋里,我们忐忑而又安静地度过了第一个难忘的夜。

  早上六点,我推开西窗,雨止了,外面灰暗一片,毕竟心有不甘,起来打开房门,见东方已绽出玫红,夹带着浅浅的嫩黄,继而有像鸭蛋壳样的青色延展开来。这青像施了魔法,越来越大,慢慢逼退了头顶的乌黑,整个天空就明亮起来。乌云化整为零,忽就变了形状,相互挤压,幻化出边缘清晰的云团,在空中来回漂浮,仿佛在嘲弄那青。

  我大声地催促猫姨,两人用最快的速度穿戴好,奔出屋外。几乎同时,路上一下子冒出来许多的人,像在跟谁比赛。只看见五颜六色的衣装,从四面八方各个角落朝同一个方向移动,目标禾木桥。桥那里响声鼎沸,近了,才知喧闹的是禾木河,昨晚大雨,河水猛涨,哗哗地从东面奔腾而来,晶亮的水花溅起老高,飞快地冲过禾木桥,引来桥上一片欢呼。

  巨大的云块停留在头顶,那么低,低得伸手可及,那么新鲜,摘下来可以洗脸。它们不是来自天空,而是阳光洒在雨后的大地,升腾而起的水汽所凝成。太阳在云的缝隙间移动,一束束明亮的光线在大地上来回投射,被云遮住的时候感觉冰凉,照射之处雾气蒸腾、灿烂恍惚。眼前所有的景物:木屋、栅栏、树叶和野花,被雨水洗礼后,变得饱和而温润,就连行走在身边的马儿以及路上的马粪,都滋润油亮,掐得出水来似的。这绚丽斑斓的北国之村啊!

  禾木桥周边是景区中心,附近有卫生院、派出所,还有几家小食店,供应肉串、面、馕、酥饼等。奔流的禾木河把景区界分为两个部分,这边是禾木村,河那边则是林丰草肥的山丘,登上观景台可以俯瞰禾木村全貌。

  过了桥,两边是白桦树,树林里有马场,几十匹马排列有序,人走近引起一阵骚动,随即有马嘶声响起。一条栈道从树林穿过,渐次登高。每天清晨,散居在各个角落的木屋里走出来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抬头看看天空,然后朝着这里涌来,走过禾木桥,秩序井然地登上哈登平台。

  多数人在登上山冈的瞬间,会被半山腰巨大而平整的草甸子吓着,那种感觉就像在荒漠崇山间突然看到一泓碧水,惊艳而不可思议。满眼没膝的野草野花,像绿荫连成一片,沿着春色烂漫,柔柔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山上。古久的马道,如梦般遗留在草地深处,似乎比从未有人到过的大地还要荒凉。远处的马夫和他的马看上去那么地小,孤独地踯躅在旷野之中,悲壮不已。

  站在山冈上,转过身来,禾木村就在眼前,居高临下,这个由无数木屋组成的村落,现在一览无余了。炊烟自小木屋升起,东一缕西一缕,像用足尖跳舞的白色精灵,毫无觉察间,已悄悄与晨雾拉扯在一起,把半个村子盖住,山和树变得朦胧,一会儿消隐一会儿又显现出来。朝阳初升。太阳真好,明亮地照着,天是蓝的,树是绿的,七月的禾木,是春天还是夏天呢。

  “如果镜头再长些,我就能拍得更美。”我听见一个游客在说。

  如果你在网上看到许许多多宛若仙境的禾木景色,相信我,就是从这里散布出去的。

  而这就是禾木的全部吗,不是。禾木的风景并非只是木屋和白桦树。只有当带露的鲜花触碰了你的眼睛,马儿甩动的尾巴撩拂着你的肌肤,水声扬起芬芳,阳光洒在身上,飞鸟掠过你的眼前,栅栏勾住了你的衣裳,香嫩的肉串塞满了你的嘴,风里飘过来木屋的烟——远远近近,前前后后,你看不够,你不想走,你才能感受。

  禾木是一种无可名状的心的颤动,她的魅力,在于身临其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往事悠悠~~~
~~~
背包揽胜~~~
湘湖诗会~~~
闲坐烹茗~~~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新媒+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财经
夕阳下的望别
你的心中,可有偶像
北方有禾木
安吉游两首
天使的翅膀,变成了鹅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