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俞楠
如今,楼塔楼曼文纪念馆已经成为了萧山红色文化的一个地标。而在纪念馆筹建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人,为了挖掘各类历史材料,跑到了诸暨、上海,还辗转联系台北、新疆等地档案馆,从蛛丝马迹中搜集出了楼曼文的生平,并撰写成稿。他便是楼塔镇宣统员王兴江。
“看着楼曼文纪念馆开放,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由此了解萧山这样一位革命烈士,我觉得我的工作和努力是有意义的。”王兴江说。
在新闻宣传岗位上,王兴江一呆就是近40年。不只是楼曼文纪念馆,他还参与了楼塔党群中心乡贤馆、楼塔记忆馆等文稿的撰写、场馆的布展等工作。现在楼塔记忆馆、楼曼文纪念馆都成了省级乡村博物馆,也成为楼塔历史展现的重要阵地。
“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全面展示楼塔、传承文脉、记住乡愁,对于宣统员来说也是一件难得也很有意义的事情。而宣传楼塔、展示楼塔,挖掘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热爱。”王兴江说。
为了深入采写,他的足迹遍布了楼塔各个村社,用扎根基层的脚力、发现新闻“蓝海”的眼力、对时代命题主动思考的脑力,以及善用镜头说话的笔力报送了一个又一个消息。
这些年,王兴江每年采编各类节目有250多组,每年在上级各级新闻单位发表各类新闻稿件均在200篇以上。已有6次被评为区宣传思想先进个人或社会舆情报送先进个人,连续十多年被萧山日报评为十佳通讯员。2007年起,担任镇宣统员后,负责撰写的十多篇理论文章获得了区精神文明建设优秀论文奖。
下个月,王兴江就要退休了。但是退休前,他还做了一件令他自豪的事情——完成了《楼塔镇志》两个章节的编写,近8万字的内容令他颇有感触。近40年里,他见证了楼塔的日新月异,他用自己的“笔”记录了楼塔的过去与现在。他说:“虽然要离开岗位了,我还是会继续关注楼塔的发展,延续着这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