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健康 从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开始

  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与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有助于更便捷、经济、有效地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健康素养66条指出: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遵医嘱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科学就医是指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选择适宜、适当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防治疾病、维护健康。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既可以减少疾病危害,还可以节约看病的花费。生病后要选择有“医疗机构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就医。遵从分级诊疗,避免盲目去大医院就诊。就医时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既往病历及各项检查资料,如实向医生陈述病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等,配合医生治疗,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按照医生的要求调配饮食、确定活动量、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不要有病乱求医,不要使用几个方案同时治疗,不要轻信偏方,不要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治疗,更不要相信封建迷信。

  医学所能解决的健康问题是有限的,公众应当正确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理性对待诊疗结果,不要盲目地把疾病引发的不良后果和药品自身存在的不良反应简单归咎于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如果对诊疗结果有异议,或者认为医护人员有过失,应通过正当渠道或法律手段解决,不得采取扰乱医疗秩序或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必须注射或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任何药物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分别标有红色或绿色的“OTC”标识,红底白字者为甲类,绿底白字者为乙类。甲类非处方药可在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购买,但须在药师指导下使用;乙类非处方药既可以在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购买,也可以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购买。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即可购买和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即抗感染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滴虫、原虫药物,抗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只有明确或高度怀疑是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一般针对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对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无效。为有效进行治疗,避免药物滥用和耐药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冷空气催热“暖经济” 蚕丝被加工生意旺
四季花城社区 举办“公民爱心日”活动
山地越野赛 开跑
宁围街道 举行社会治理工作“吐槽大会”
银河社区暖心护航外卖小哥
增设减速标志 为居民出行系上“安全带”
盈丰微型消防站蝉联三届团体冠军
守护健康 从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