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哲君
在萧山,独立咖啡店的生长轨迹从“空间升级”转向“精神共振”。与五年前追求北欧极简或日式诧寂的1.0时代不同,2025年的新锐主理人更痴迷于用咖啡店构建微型文化现场——它们可能是社区记忆的守护者、中古文化的传播者,也可能是城市更新的触媒。
我们选取若干家具有实验精神的店铺作为观察切片,试图从这些个性鲜明的空间里,窥见萧山独立咖啡业态的迭代密码:当标准化连锁品牌用9.9元价格战席卷市场时,这群“非典型”正在用更细腻的触角,重新定义人与咖啡、与城市的关系。
市井守护者
店名:有棵树
坐标:萧然南路27号
·空间叙事:
在萧山老城区的小巷口,有棵树咖啡馆以其朴实的姿态融入市井生活。店门口的大树成为社区的天然地标,树荫下是人们乘凉、聊天的聚集地。店内灯光温暖,音乐轻柔,落地玻璃将街景框成一幅流动的画,雨天时尤其能感受到老城韵味。
·特色:
主打平价咖啡,均价26元/杯,每日的红包机制让顾客体验惊喜。
自然属性浓厚,有机车爱好者、钻石爱好者等聚集于此,老板随和的性格使其交友范围非常广泛。
·记忆点:
常有三五好友坐在街边,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咖啡香与街边白噪音交织,仿佛时光在此停滞。据说晚上还会不定期地变身“夜酒”。
中古收藏者
店名:LIFE AND WAIT
坐标:萧然东路129号
·空间叙事:
我们可以认为是中古展示中的咖啡店,也能认为是以咖啡为媒介的中古集合店。日系小屋,昏黄的灯光与中古小玩意营造出复古而优雅的氛围。店内划分为多个区域,中古商品巧妙穿插其中,定期更替以保持新鲜。
·特色:
本店自行研发的特调咖啡与甜品,各式各样的杯子作为容器,几乎不会重样。
除中古商品,还有旧书放置于餐桌,大部分已绝版,氛围感拉满的同时,可供人随手翻阅。
·记忆点:
拍照打卡与闲逛购物成为主要体验,店内绿植与露营椅营造出自然与复古交织的独特氛围。标准“日咖夜酒”,无论咖啡还是鸡尾酒,都饱含老板独具天赋的想象力。
城市更新的触媒
店名:無饮美学
坐标:文化路203号
·空间叙事:
咖啡店隐入小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咖啡店由老小区一楼庭院改建而成,从一个庭院,凿开一堵墙,连接两个庭院。门头绿意盎然,室内绿植与木质家具相得益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呈现出“大隐隐于市”的气质。
·特色:
除了传统咖啡,本店独创乌梅子酱咖啡、流沙咖啡等,巧妙融合各种风味。
有时还能围炉煮茶,展现小店不同侧脸。
·记忆点:
坐在藤椅上,感受微风拂面,老墙与绿植交织出老城独有的文艺腔调。
中西文化的融合者
店名:癸卯GUIMOU COFFEE
坐标:蔡家弄29号
·空间叙事:
日式与中式融合的装修风格,暖色调灯光洒在榻榻米与白色碎石地板上,绿植点缀其中,音乐柔和,环境舒适。灰白色砌体墙保留原始肌理,而暖色榻榻米赋予空间温度与故事感。
·特色:
以经典意式为“经典”,咖啡豆自烘,并提供咖啡豆购买。
自制甜点,苦与甜完美融合。
·记忆点:
品味咖啡的同时畅谈生活点滴,空间成为放松身心的精致角落。满墙自烘咖啡豆,不仅供人挑选,还是一面风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