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9节中小学课例
入选教育部“部级精品课”

  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部级精品课”公示名单,萧山有9节课入选。

  其中,学科课程类7节,分别是:湘湖未来学校陈韵如老师的初中语文《举办演讲比赛》、高桥金帆实验学校王佳老师的初中数学《寻找数和计算工具的发展足迹》、回澜初中莫微佳老师的初中科学《像科学家那样探究》、萧山三中朱曼老师的高中英语《Learning About Language(2):Structures》、萧山中学张柳清老师的高中地理《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萧山三中陈淑青老师的高中通用技术《优化设计的方案》、萧山五中诸嘉禾老师的高中音乐《舞蹈认知体验(六)》;实验教学类2节,分别是:湘湖未来学校陈昱、陈亮老师的初中生物《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特殊教育类,区特殊教育学校戎莹老师的《我会吃饭》。

  浏览这些课程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有趣教学情境和层层递进的“任务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比如萧山三中朱曼老师的英语课堂,就围绕“海洋探险”这一主题,采用“语法之海”的比喻,将不定式的不同功能形象化地呈现为分布在海洋中的多个“岛屿”。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乘风破浪,逐一探索这些“岛屿”,揭开不定式的不同用法。学生作为“探险队员”,需要完成各岛屿的挑战任务,包括分析文本、解密语法规则、协作讲解练习题等,以确保顺利通关。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不定式续写“海的女儿”这一故事,将所学付诸实践。

  面对特殊儿童,戎莹老师在课堂《我会吃饭》中,除了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握一握、说一说等方式了解餐具的外形特征和功能,还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用醒目的动画效果、童趣化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辨别不同餐具的外形特征,如“碗有一个圆圆的开口和大大的肚子”“勺子有一个大大的脑袋和一条长长的尾巴”。教师还运用知动结合策略,利用自编的趣味儿歌律动操帮助学生进行律动放松、舒缓情绪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新知,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公益
浙江将聚焦五大产业领域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我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拟超2.5万人
萧山9节中小学课例 入选教育部“部级精品课”
区政协十五届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
区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春耕大摸底” 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头
萧山机场实现货物牵引车自动驾驶
第二届“放心消费嘉年华”促消费公益活动 今日启幕
世界冠军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