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90师师长余锦源之子余万祥:

感谢萧山人民仍在传颂将士的事迹

《江苏宜兴籍程利科连长 您的亲人在哪里?》后续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记者 范方斌 摄

  ■记者  童宇倩

  临近清明,春雨落得频繁了些,沙沙声似故人在耳边低语。这一天,所前镇山联村党委书记何奇操,接到了一通寻常又特殊的电话。

  说它寻常,是因为这通电话自2019年以来,基本每年清明前夕都会响起,目的只有一个:委托村里为夏山埭抗日阵亡将士墓献花祭奠;说它特殊,因为来电的,是1940年在萧山抗日的中国军队190师师长余锦源之子余万祥。

  余锦源,也就是本报目前正在全网寻亲中的,中国军队190师570团三营八连程利科(江苏宜兴人)连长的上级。余锦源有六个儿子,余万祥排名老五,今年已80岁。

  余万祥也看到了这篇报道。几天前,他专门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联系,查找抗日阵亡将士程利科等,但回答仍未查到。不过,他查到了190师下辖几位团长的一些情况,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团长的线索,找到程连长。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更应该祭奠这些抗日阵亡将士,英雄的事迹不容忘却。同时,我也要感谢萧山人民,他们不仅修复了抗日阵亡将士的墓地,还歌颂和纪念他们,并为此付出了许多心力。特别是夏山埭抗日阵亡将士墓,最令人感动。”

  拜访夏山埭

  追随父亲的足迹,来到萧山

  余锦源的6个儿子分别叫余中祥、余华祥、余民祥、余族祥、余万祥、余岁祥,中间名连起来是“中华民族万岁”。其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在余万祥还很小时,父亲余锦源便离开了家。他小时候不知父亲的本名,甚至连他的样貌也没有印象。201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岁的余伯决心了解父亲,用了八年时间追随父亲的足迹,走遍大半个祖国。萧山,就是其中一站。

  “从2015年起,我先后四次赴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父亲的资料。其中就查到父亲在萧山抗战的一些阵中日记和战斗详报,从1940年1月到9月,除了3月、4月有所缺失,其他月份都很全,逐月逐日记录了第190师在浙东的抗日足迹,我这才知道父亲在萧山还打过这么多仗。”

  余锦源,字汇渊,黄埔军校二期生。1939年7月,余锦源任中国军队第10军第190师师长,转战江西、皖南对日作战。1940年1月22日,日军偷渡钱塘江,占领萧山之后,萧山、绍兴、诸暨地区成为浙东抗战的主战场。同年1月,余锦源率部190师一万余人,迅速转战萧绍地区,历时半年,同英勇的萧山人民一道,与日军殊死搏杀,留下了许多英勇故事和一处处珍贵的抗战遗址。

  夏山埭就是其中一处遗址。2018年10月12日,余万祥第一次来到萧山,从萧山档案馆搜集了大量宝贵的抗战资料后,第二天便前往所前镇山联村,拜访190师抗战遗址夏山埭。

  “当我赶到所前时,问了村民才知道这里已经没有夏山埭村了,它与邻村合并为山联村,所以不好问路。”寻找遗址的过程不太容易,但好在当地村民特别热情,余万祥回忆道,“先后有四位乡亲把我带到了村委会,当时书记正好在办公室。得知来意,村里一定要用小轿车送我去墓地——一来我要亲眼见证这里的抗战遗址,二来我要为当年余锦源190师在这里牺牲的抗日将士行礼致敬。”

  据余锦源签署的1940年5月17日战斗详报摘录:本日晨,敌军一部及伪和平军第三大队全部并便衣队等共四百余名,该便衣队百余人伪充我军部游击队,其先头潜至来苏附近……我与敌遭遇于章潘桥附近,敌不支退回东西蜀山,我即速向该敌猛烈攻击,击毙伪和平大队第三大队少校队副陈冠英……后敌即退回萧山,我遂撤回。

  这里面记录的,就是程利科连长参与的章潘桥之战。在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抗日阵亡将士,都被掩埋在所前镇山联村夏山埭自然村西部鹭鸶山南坡上。如今,烈士墓、纪念碑还原如故,陵园扩建一新,沿着鹭鸶颈坡,拾级而上,两边松柏郁郁葱葱,“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伫立陵园中央,纪念碑圆柱两侧的“中华民国廿九年五月”和“陆军第十军一九零师第五七零团第三营”刻字仍然清晰可见。

  “我特别感动,这个墓地是当地村民一块块收拾恢复起来的。”余万祥感慨道,“这里的村民真好,烈士墓、纪念碑是当年夏山埭老百姓为190师抗日阵亡将士修建的,墓志铭是著名演义小说家蔡东藩专程赶来撰写的。2001年,所前镇人民政府于原址重修了坟墓。夏山埭的老百姓没有忘记他们!”

  如今,余万祥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从萧山回老家四川成都后,每年,他都会委托山联村在清明节为抗日阵亡将士们献花。或许,不忘记,就是对抗日阵亡将士们最好的祭奠。

  190师深受萧山百姓爱戴

  曾驻地所前、义桥、进化

  查阅大量资料后,余万祥发现,父亲所率190师在萧山的足迹,除了所前夏山埭,还有义桥严家畈、进化华家垫等地。

  2018年10月13日,拜访完夏山埭后,余万祥当天下午又赶往义桥严家畈。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作为190师的一个关卡阵地,在1940年,与日本进行过一次十分激烈的战斗,史称严家畈激战。

  到了村里,得知余万祥的来意,村民们特别热情。有位严家畈的老村民带余万祥去看了当年190师在此地抗战的遗址,还告诉他,当年牺牲的一百多名抗战将士就埋在村子这头。他们清楚地记得,所立墓碑上刻的是“围攻严家畈忠勇190师阵亡将士碑”,遗憾的是,墓碑至今没有找到。还有村民将余万祥请回家,听家里长辈讲述当年190师严家畈围攻战的事迹。

  村民们的热情,源于余锦源在治军、爱兵、亲民方面的言行。余万祥查阅了很多资料,得知190师在钱江南岸、浙东萧山抗战历时200多天。师部驻华家垫166天。“这支队伍特别能战斗,他们有个外号叫‘忠勇军’,深受当地百姓拥护,不仅因为他们军纪好,还因为他们关爱百姓,与老百姓关系很好。当时,190师帮助百姓种田、挖避难所等,为了表达感激,有数百民众向190师献锦旗。”

  据余万祥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到的《第190师钱江南岸及萧山抗日之役战斗详报阵中日记》摘录:余锦源190师不但抗日英勇顽强,而且治军严明。190师亲民爱民,师长余锦源亲立“三要八不准”纪律,设军民合作站,不拿民众一针一线,为数百民众公演,被誉为“忠勇儿女”,被评为“军风纪最优部队”。在华家垫,数百民众向190师敬献锦旗;转移时,萧山县长率各团体开会欢送。浙东百姓为190师抗日将士通风报信、引路掩护,送茶水,送食品,送用具,参加修筑工事及后勤运输等,又为190师抗日阵亡将士筑墓立碑。

  “遗憾的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太清楚那段历史了。”余万祥有一个心愿,等天气暖和一点、身体好一点,他还想再来一趟萧山,今年计划去进化镇华家垫村看看,“上次来萧山我没有找到华家垫的抗战遗址,后来听村里说找着了,我想现场去看一看。”

  他还为萧山准备了一份礼物——第190师在浙东的抗日战斗详报和阵中日记的影印件,准备送给萧山抗战纪念馆。这些资料由余万祥四次赴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后,复印、摘抄所得。虽然,一些文献中多处笼统使用“中国军队”或“第某某军”,但是通过查阅档案材料,两相对照,就可以区分辨别与第190师相关的抗战史迹,印证了那些“血战萧山”“埋藏在青山间的历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公益
感谢萧山人民仍在传颂将士的事迹
政企银联动 守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 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杭州南站开展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活动
AI技术如何赋能旅游企业?萧山这场集训营干货满满
小心!睡前5个坏习惯偷走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