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凤
春风拂过江南岸,细雨润湿了堤坡。我蹲下身,拨开枯黄的茅草,嫩绿的茅针便探出头来,像一支支翠绿的箭,直指苍穹。这是春天的馈赠,是大自然赐予江南儿女的第一份鲜美。
记得儿时,每到这个时节,母亲总会挎着竹篮,带着我去南沙大堤的坡上采摘茅针。那时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拔起一根,剥开层层包裹的外衣,然后轻轻咬上一口洁白如雪的嫩心,此刻清甜的汁水便在口中迸发,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春天的气息。母亲便说茅针是春天的信使,吃了它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茅针的鲜美,不仅在于它的味道,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乡愁。每当我在异乡的田间地头,看到有人拔茅针,总会忍不住去拔上一把。剥开外衣,咬上一口,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细雨绵绵的午后,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茅针的吃法,也充满了江南人的智慧,更是充满母亲的智慧。除了生吃,母亲还会将茅针的嫩心集在一起切碎,与鸡蛋混炒,做成一道清香扑鼻的茅针炒蛋。或是将茅针与糯米粉混合,蒸成软糯香甜的茅针糕。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都是家的味道。
三月茅针,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春天的气息,回味童年的美好,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而今,我早离开了故乡,但每到三月,我总会想起那片长满茅针的大堤和沟渠,想起母亲慈祥的笑容,想起那满嘴的鲜美。茅针,不仅是一种鲜美的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连接我与故乡的纽带,是永远无法忘怀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