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李霖达 通讯员 周介媛)“这个罗氏沼虾还是第一次养,现在遇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我就想请专家帮我看看到底要怎么对付这个病害”“我觉得罗氏沼虾加工产业也要提前布局,不然到时候产量上去了,怎么卖出去也成问题”……
昨日,位于围垦十七工段的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活动。来自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们与我区的水产养殖大户们齐聚一堂,围绕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市场行情等话题展开面对面深入交流,共谋萧山渔业新发展。
近年来,在遭遇进口虾的“价格战”和各种病害的“防治战”中,曾经发展态势较好的南美白对虾产业,丰产丰收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去年以来,在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我区不少水产养殖大户开始转而养殖罗氏沼虾,丰富养殖品种,保障经济效益。
为了让这项新产业能尽快在萧山“站稳脚跟”,区农业农村局多次“搭台牵线”,把省里的专家,苗种、饲料企业请到养殖户“家门口”,将先进技术、优质资源“送上门”,帮助养殖户们少走弯路、多出效益。
“通过去年小规模的尝试,今年又有不少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户开始产业转型。”区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站长徐铃威介绍,参与此次培训活动的就包括了第一批加入转型行列的18家养殖大户,目前罗氏沼虾养殖面积总计近2100亩。
座谈交流后,专家们前往多个罗氏沼虾养殖基地,就苗种培育、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现场指导。
“专家来实地指导,对我们养殖户的帮助很大,接下来希望在源头水的病原检测、养殖水的微量元素检测,还有行情信息提供等方面给我们更多帮助。”在和专家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后,杭州国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国荣对罗氏沼虾的养殖更有信心了。
陈国荣从2006年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去年,他尝试养殖的10多亩罗氏沼虾实现亩产900斤左右,亩均效益比以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翻了一番多。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将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00亩,还投入了双层膜养殖大棚、智能加温和增氧设备等,希望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据区农业农村局预测,今年我区罗氏沼虾新增养殖面积预计达到2万亩。“下一步,我们会继续组织开展助企服务,通过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搭建专家与养殖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全区水产养殖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会聚焦罗氏沼虾深加工,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争取让罗氏沼虾成为新一代‘致富虾’。”徐铃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