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名幼儿云端共读

萧山“数智幼教”解锁文化传承密码

  ■记者 王俞楠

  当童言童语与AI技术碰撞,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近日,萧山区数智幼教共同体以AI幼教平台为载体,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云端共读”行动。

  在AI阅读里走遍祖国山河

  “妈妈,今天我们要‘看’哪里?”“今天好像可以了解青藏铁路背后的故事。”“那我们一起看吧。”和家长一起花上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阅读《可爱的中国》,已经成为不少萧山娃娃每天的期待。

  把纸质的书本“搬进”手机、平板,在动态画面与温柔讲解的交织中,孩子们 “走近” 黄河的奔腾巨浪、长江的浩渺烟波,沿着大运河探寻千年水运的繁华,跟随海岸线领略碧海蓝天的壮阔……而这些微课就在萧山区数智幼教共同体打造的“阅读银行”里。

  为促进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普惠发展,萧山区以开悦幼儿园数智幼儿园项目为基础,迭代打造数智幼教共同体平台,在平台上设数智阅读资源库。如《可爱的中国》阅读资源就是开悦幼儿园引进北师大出版集团的优质儿童阅读资源,再借助平台的 AI 绘本创作系统所创作的。

  同时,通过萧山区数智幼教共同体“1所试点园+10所示范园+N所实践园”分层辐射引领机制,区域内园所打破技术壁垒,通过一园一码、一家一码注册账号,实现共享平台优质阅读资源。

  在此次阅读活动中,开悦幼儿园便携手开启幼儿园、河上幼儿园等20个园所,借助“亲子共读”“师幼共读”“跨园共读”三维联动,让近万名幼儿通过数智幼教共同体平台的“数智阅读库”,在线持续倾听《可爱的中国》系列故事。

  为了提升孩子阅读的积极性,每周,老师们都会化身“云端领读人”,精心录制主题绘本视频,上传至平台“阅读银行”,以线上邀约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共赴书香之旅。

  孩子们也总是积极响应,纷纷在平台上打卡,有的会在评论区留言,有的分享自己家乡与故事中相似的美景,有的则迫不及待地和同伴约定下次一起“云游”更多地方,阅读的热情在云端持续蔓延。

  在AI创作里品出家乡密码

  “奶奶喜欢在院子里把绿绿的雪里蕻晒成黄绿色,还能晒出不一样的风味,这是我每年春天最喜欢的味道。”“我的家在河上镇,这里有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还有河上板龙,这可是上了央视的非遗,每年春节都会有,可好看了。”“我的家乡话可有趣了,你知道‘吃勿落’是什么意思吗?”

  孩子们可爱的话音、童真的语言,在AI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变成了一页页多彩的绘本画面,加上那些关于老房、节日、乡音的碎片记忆,在童心里拼成了完整的故乡地图。

  这是这场云端阅读活动的第二篇章——自创家乡故事。孩子们纷纷化身文化小使者,进行创意表达。

  职工幼儿园大四班的丁悦好则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 DeepSeek 人工智能工具,深入梳理萧山古桥的悠久历史,生成了会说话的“小七”数字伙伴,成为孩子们了解家乡文化的趣味向导。

  向阳幼儿园的沫凡小朋友化身 AI 主播,结合动画演示和生动讲解,让大家领略到桥梁建造背后的科学魅力。

  星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共同创作的《钱塘江小水滴杭州旅行记》,则以拟人化叙事为特色,将西湖人文景观编织成了充满童趣的数字童话。

  据统计,数智幼教共同体项目模式已形成AI家乡故事库、虚拟研学地图等数字化资源包,其中,平台中的“阅读银行”功能收录各园所家乡故事,“童语故事”实现多园实时协同创作。目前,平台累计收录幼儿原创数字绘本217册,形成涵盖8大类36小项的本土文化资源库。

  “我们正用数字技术重构幼儿文化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萧山区开悦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李阿慧表示,该实践形成“数字阅读输入—文化认知建构—智能创作输出”的完整育人闭环,以试点园开悦幼儿园联动多所新建园、农村园、镇街园,通过“1+10+N”的形式辐射全区80%以上的幼儿园。下阶段,萧山将持续完善“AI+教育”生态体系,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与创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万名幼儿云端共读
“00后”夺魁 戴村厨艺邀请赛冠军出炉
萧企高新产品配套全球最大全电驱环保绞吸船
红山农场开出义诊“直通车”
湘湖睡莲盛放
西电杭研博士科普团 走进藕湖浜社区
萧山三中团委获评“杭州市教育系统五四红旗团委”
2025年戴村・楼塔文化走亲 文艺演出精彩上演
有需求有回应 天悦社区开展户外劳动者驿站“开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