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沫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仿佛是一把钥匙,在我眼前为我开启了通往苏东坡丰富多彩人生世界的大门。
在当下喧嚣的世间,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充满滋味的?《此生有味:苏东坡美食地图》这本林卫辉著的书,为我呈现了苏东坡一生中与美食相伴的人生旅程,让我从美食的角度领略了这位文坛巨匠的独特人格魅力。
这本书跨越了苏东坡一生的足迹。众所周知,苏东坡一生在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但他从未被命运的考验所打倒,总是能在种种人生的困境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其中美食就是他生活中的重要慰藉。
书中记载了多首他创作的诗词,并将其与他的人生境遇相结合,更通过记录他在各地品尝的美食和背后的故事,以“吃”来展现苏轼的饮食趣味、美食哲学和生活创造力,同时展现出他达观的人生态度、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生活的始终热爱。
书中选取和引用的诗词多与具体食材有关,比如《菜羹赋》中苏轼写粗茶淡饭中的淡泊之味;《蜜酒歌》里记录了他自酿蜂蜜酒的实验;《豆粥》里的“岂知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则描写了他认为豆粥具有的朴素之美……
这本书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苏东坡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如何在美食的品鉴中寻找到人生的真谛。
书中第五章“通判杭州”聚焦杭州,只因杭州美食是苏东坡美食地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章节通过“乌菱白芡”、“茶禅一味”、“刀鱼肥美”、“宴别西湖”等片段,还原并阐述了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不仅留下了“东坡肉”这样的经典爆款美食,更通过众多美味珍馐展现出他独特的政治理想这一主旨。
苏东坡初到杭州时,便被这里的山水美景所吸引,但他并未沉迷于自然之美,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民生疾苦。
当时,杭州西湖淤积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苏东坡深知水利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倡导疏浚西湖,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东坡肉”这道美味佳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相传,苏东坡在疏浚西湖的过程中,为了犒劳不辞辛劳的百姓,命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用文火慢炖,加入酱油、料酒等佐料,炖煮出色泽红亮的猪肉,肥而不腻、香气扑鼻。百姓们品尝后赞不绝口,这道菜也因此得名“东坡肉”。
从这道菜的诞生中,我们不难发现苏东坡的政治理想——他始终将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他一生所求。而美食则成为了他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他用美食传递着对百姓的真切关爱,也让百姓感受到了他的亲民与爱民。
在杭州,苏东坡还留下了许多与美食相关的诗文。他在品尝西湖醋鱼时,写下了“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的诗句,将美食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在一起。
这些诗文不仅展现了苏东坡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用文字记录下美食的味道,也记录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苏东坡眼中,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不断求索。
《此生有味:苏东坡美食地图》这本书通过苏东坡的美食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苏东坡。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更是一位热爱生活、关心百姓的官员。在叙写杭州美食的这一篇章中,可以说,他的政治理想通过美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人生不仅要“有味”,而且要“够味”,唯此方得“清欢”。苏东坡巧妙地借美食记录着自己的人生感悟,让我们从经典的杭式美食中品读到他达观的人生智慧。而“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也让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得到了对它最好的诠释。
苏东坡用他的美食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处处有美好,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品味,便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无尽的乐趣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