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33支群众文化团队“上星”

  本报讯(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周婉妮)日前,2024年度萧山区群众文化星级示范团队名单出炉,33支团队“上星”。其中,萧山区夕阳红艺术团等8支团队获五星级示范团队,杭州市萧山区南阳街道立潮艺术团等 11 支团队获四星级示范团队,杭州市萧山区珍珍越剧艺术团等14 支团队获三星级示范团队。

  据了解,此次上榜的团队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艺术水平。不少团队在文艺作品创作、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服务等领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亮点做法。

  以萧山区夕阳红艺术团为例,该团成立于2009年3月,人数从最初的8名成员发展至现在的50余人。多年来,艺术团不断践行着“深入生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念,持续创作并打磨精品节目,2024年共获得省市区级各类奖项10余个。

  “这是我们连续第五次获得五星级团队荣誉了,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更加激励我们不断提升水平,为群众带来更多精品舞蹈。”艺术团副团长叶晨月介绍,目前团队成员每周一至周五上午都会在舞蹈室集中排练节目,最近新编排的舞台节目《新村美如画》即将亮相,大家训练也更为刻苦投入。

  今年,夕阳红艺术团还制定了“更优、更多、更强”的目标。“我们准备聘请专业的艺术顾问、组建舞蹈作品开发小组,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创演水平,创作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艺术团团长张亚萍表示,欢迎更多舞蹈爱好者加入团队,“和我们一起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给更多群众带去温暖与欢乐。”

  另一支五星级团队——萧山区燕云艺术团,是一支坚持公益演出19年的老牌团队,现有固定成员60余人,演出场次多达800余场。自成立以来,该团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演出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创新,以越剧为主,兼演京剧、沪剧、黄梅戏、歌舞小品等,创作并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越剧迷陈阿姨就是燕云艺术团的忠实粉丝。“我每次听说艺术团有演出,哪怕走得远也一定赶过去。因为他们的表演太有味道了,不仅有经典唱段,还有很多和百姓生活贴得很近的小故事,听着特别亲切。”今年5月,她还特意带着小孙子一起去萧山剧院看艺术团新排的越剧经典大戏《陆游与唐琬》,“现在的小孩子接触戏曲的机会少,我想让他也了解一下我们自己的戏曲文化。”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艺术为人民’的初心,不断提升创作和表演水平,推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燕云艺术团团长魏燕云表示。

  除夕阳红艺术团、燕云艺术团等五星级团队,其他“上星”团队的表现同样亮眼。如获评四星级的南阳街道立潮艺术团,拥有创编、戏曲、综艺、舞蹈、乐队、设备技术等人员共70余人,现有各类节目100多个,能实现连续8天演出不重复;获评三星级的兴盛文化艺术团,是由乡村农民自发组成的民间文艺团队,该团成立以来,结合当地镇、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消防安全、垃圾分类等一些中心工作,创作编排了许多充满乡土味的草根文艺节目,成为了常年活跃在东片沙地上的一支文艺轻骑兵。

  截至目前,萧山共有群众文化团队一千多支,活跃在城乡社区、田间地头、文化广场等各类基层文化阵地上,成为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星级示范团队我们每年都会评选,希望通过评选,持续引导和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展示我区群众文化队伍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魅力的同时,推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萧山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700号段将成为“隐私号”专用码号资源
以精准监督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萧山33支群众文化团队“上星”
以高质量审计监督助推萧山高质量发展
我区人才公寓上新433套
萧山区青年活动中心正式启用
2025年萧山区青年社会设计决赛路演收官
文艺演出下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