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迎春花

沿着曾祖母的足迹

  ■吴文燕

  我的曾祖母,叫沈佩兰。

  她一辈子与人为善。18岁那年,曾祖母怀着一个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嫁到朱村桥乡塘坞村。那时的塘坞村,地处偏僻,文盲特别多。曾祖母就在家里开设私塾,免费招收贫苦孩子,教他们识字读书。

  曾祖母的笑容,照亮了那些贫困的孩子,使孩子们的心里有了温暖的阳光。我不知道,曾祖母是怎样教孩子们读书的?也不知道她用的是什么教材?我知道,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的人生,从此有了不一样的深度。

  后来,曾祖母把当时政府的600元奖金都用在了抢救难童上。新中国成立后,她再一次回到家乡,担任塘坞小学教师,并且主持教务工作。我再一次知道,曾祖母心心念念的,只是家乡的一缕清风,她希望,这一缕清风,能够扫除贫困孩子心里的阴霾,能够堂堂正正地生活在阳光下。

  对很多人来说,沈佩兰的故事,就是和无数革命先烈一样,是写在教科书上可歌可泣的壮举。可对我来说,她,只是一个家人,只是一个长辈,只是,我心底的骄傲。

  她的话语不多,但每一句话都充满力量,每一句话都充满智慧;她所做的事,每一件事都很认真,都很有价值。她传递给我们的,是温度,是奉献,还有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家风。

  家风,塑造了我的人生之路。

  1995年,我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杭州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当时萧山东片最大的农村初中坎山初中工作。我在大学学的是教育系家政专业,但到了学校才知道,学校没有开设家庭生活这门学科,让我改教思想政治学科,这对我实在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组织的安排是一定要服从的。即便再怎么困难,只要我肯学,相信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在教思政学科的3年里,我参加了萧山区首届思政学科说课和上课比赛,分别取得了区二等奖的成绩。

  3年后,我主动要求教语文学科,我觉得文史不分家,只要肯用心,一定可以教好的。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材,虚心请教老教师,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家长耐心沟通,尽自己的力量处理好每一个问题。多年来,我已经送出了多届毕业生,这些学生有的在政府部门工作,有的和我一样做起了老师,而更多的学生则散落在萧然大地上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我感觉非常的欣慰。而我个人也因为自己的努力,早早评上高级教师,现在也担任着学校的副校长职务。

  今年是我在坎山初中工作的第28个年头,和曾祖母相比,我没有她那样伟大,但我觉得自己能每天能做平凡的事,每天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就是一件很踏实、很幸福的事情。

  沈佩兰的标签,让我肩上的责任更重。

  曾祖母的精神,让我低调做人,传承荣光。

  2021年,应区妇联要求,我参加了“萧然芳华,我在其中”活动,讲曾祖母的抗战故事。从1月29日接到任务,再到3月5日正式宣讲,我每天空余的时间就是改材料,改PPT,不断练习发音,纠正字音,每天录制一遍自己讲的故事,然后回放听听有哪些不足,再加以修改,一遍又一遍。起初讲完整个故事要差不多10分钟时间,但要求只能给我6分钟,我就不断精简、修改,靠这样一点点、一步步地磨,终于在最后的宣讲里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肯定,我也算是给曾祖母好好地宣传了一番。

  2021年7月24日在,义桥镇妇联“学党史·跟党走”讲师团成立大会上,我作为沈佩兰的后代,给全镇的优秀妇女代表讲了曾祖母的故事,很多的妇女代表听得特别认真,不断在点头。成立大会结束后,好几个代表和我说,知道曾祖母的事迹,但不知道曾祖母竟是这样的伟大。

  我一直在搜集整理与曾祖母有关的信息,作为英雄的后代,讲好英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是使命,更是担当。今后,我会拿出更多精力,讲曾祖母的故事,让更多的萧山人知道曾祖母的事迹,从而激发我们努力做事,为萧山做贡献。

  和平年代,要延续曾祖母的优秀品质,于我而言就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在美好的2025年,遇见那个“争做尚学萧山大先生”的自己,能在我的教育下有更多的学生如当年我为续曾祖母的志向一样,毫不犹豫地走上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那么我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醉花阴~~~
迎春花~~~
职场事~~~
尘世间~~~
亲情树~~~
尖尖角~~~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坐着“军车”毕业
沿着曾祖母的足迹
猴精李倩倩
梅工选电梯记
三尺洗台半生情
纸飞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