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陆园琪)“这位老年人骑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还载着一位成年人……”近日,交治融合的临浦派出所通过监控巡查,在劳动路发现了一起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行为。
该驾驶员虽未被现场拦截,但临浦派出所勤务室早已保留相关证据,并确定了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身份。事后,派出所警力前往违法行为人所在单位,将其违法行为以抄告单的形式告知,同时,对其作出处罚并开展面对面精准宣教。
这就是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溯源追处工作。以往,因技术设备有限等各类因素,交警部门对于此类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未能彻底打击。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以为不戴头盔、闯红灯、行驶在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只要不被交警抓现行就不要紧。
今年以来,萧山交警依托数字赋能,开发完善电动自行车智控平台,在违法高发道路加装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监控探头,同步接入智控平台。这一新升级的“空地打击”模式,先行在城区执勤中队启用。监控探头将抓拍到的电动自行车违法过程和相关信息自动录入智控平台,交警通过平台数据有序开展非现场执法和上门溯源追处工作。
3月20日23时32分,在金城路金山路口,一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闯红灯通过路口,被现场监控抓拍,并形成相关数据传入智控平台。3月30日上午,智控系统出现预警,显示该存在历史违法行为的非机动车驾驶员正在金城路育才路东口行驶,交警城区执勤中队警力立即前往拦截,对违法行为人贾某作出处罚,并在移动执法点对其进行面对面精准宣教。
下一步,萧山交警将通过多种方式,利用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强化电动自行车溯源追处力度,营造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