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雯
萧山的文化事业发展如火如荼,从区到镇(街)到村,全面开花结果。特别是村级文化的发展令人瞩目,所前镇金山村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近日,省乡村振兴局认定全省100个村为2023年“百村争鸣”十大系列文化艺术村。杭州共有10个村入选,我区所前镇金山村获评文化艺术村刺绣村。
此前,金山村还成功创建为2022年度“杭州市书法之村”,被定为杭州市作家协会艺术乡建实践基地。
“两个艺术村及艺术乡建实践基地的成功创建,村文化员王丽华功不可没。”村支书钱春林如是说。
王丽华是杭州萧山花边珠绣研究所所长,非遗萧山花边传承人、带头人,师从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赵锡祥先生,其萧山花边代表作《荷韵》《核心价值观》《少女》分别被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南昌国大师博物馆收藏,珠绣代表作《孔雀》获2022杭州工艺美术博览会暨“神工杯”金奖。
2018年,王丽华被聘为村文化员后,着手将杭州萧山花边珠绣研究所从城区搬到自己的家乡金山村,亲自教授百名所前村民学习珠绣技艺,让更多的人学习和喜欢珠绣,让珠绣技艺能薪火相传。在王丽华的带领下,10名徒弟和20名志愿者组成了一个传承珠绣技艺的公益团队,通过公益活动让非遗项目进村,真正实现珠绣技艺“落地”,在让这项技艺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据悉,娄元丰故居内的珠绣非遗工作室,将于7月底正式开馆,展出各类珠绣及萧山花边作品,供市民免费参观。
对于金山村成功创建为“杭州市书法之村”,金山村村委委员王灿尧说:金山村张家畈是书圣王羲之后裔的繁衍地,族谱有着明确的记载。村里还保存着百年古宅娄家墙门(娄元丰故居)和蔡东藩故居,文化底蕴浓厚。
作为王羲之后裔的王丽华和王灿尧他们一直想把书法事业发扬光大,他们组织成立了金山村“东藩公益”组织,下设“东藩书院”,有10多位轮职书法老师,专门面向本村及附近村民,开设免费的公益书法课。目前每周一晚一堂毛笔字公益讲堂,每周六一堂硬笔课公益讲堂,人气很高,每年参加人数达500多人次。周末“东藩书院”还经常开展书法交流活动,邀请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指导。
“在村乡贤会的支持下,‘东藩书院’投入活动资金50余万元,打造舒适的学习氛围,配备2000余册书籍免费供书法爱好者学习,还对优秀学员进行奖励,鼓励他们创作更优秀的作品。”王灿尧说。
另外,金山村每年投入活动资金10万元,用于举办书画展览,村民书法交流活动等。 古色古香的娄家墙门成为“书法阵地”之一,这里经常举办大大小小的书法展览,曾举办过萧山区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精品展·红动所前书法展。目前全村有200多位书法爱好者,其中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一名,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会员一名,萧山区书法家协会会员两名,萧山区女书法家协会会员六名。
良好的土壤孕育了似锦繁花,学习书法在金山村蔚然成风。“东藩书院”的老师和学员不定期走进学校和社区,开展免费的书法教学,并带领村民参加各类书画展览。每年春节,书法爱好者们到所前镇各村写春联、福字,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对村里的蔡东藩故居,王丽华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多次邀请各级媒体对蔡东藩事迹进行宣传。每年组织村民到蔡东藩先生陵园扫墓。还组织成立了金山村“东藩公益”组织。为了扩大“东藩公益”的影响力,增强村民的获得感,每到重要节日,“东藩公益”都会精心组织活动。端午节的时候,他们组织100多个志愿者包粽子,6000个粽子,当天上午包完,下午就煮熟分给村民们。到了春节,都会有打年糕、杀年猪、分年货的活动;中秋节则组织志愿者做月饼送给村里的老人,或放电影,或邀请金山村的文艺爱好者,组成一台中秋晚会献给村民。
除了珠绣和书法,金山村还组建了越剧队及旗袍队、排舞队、合唱队、相声队。2018年组建的金山旗袍队,定期邀请专业形体课老师对会员进行走秀培训和形体训练。每到周末,越剧迷、相声迷、排舞爱好者、合唱爱好者在村文化礼堂济济一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自己钟爱的艺术门类。专业化的训练和刻苦,使得“金山艺术总团”的水平不断提高,如今所前镇杜家杨梅节、各个镇街的邻里节,以及杭州一些高档饭店接待外国来宾的演出,都有了金山村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