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员 张旭
从营造水天一色开阔意象的西湖主背景,到尽显江南山水秀美风韵的《富春山居图》;从玉鸟飞旋、时空流转的五千年良渚文化,到唱腔柔婉、水袖翩跹的越剧《江南好》……9月23日晚,全亚洲的目光聚焦江南、聚焦杭州。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良渚、西湖、大运河、钱塘潮水、宋韵文化等元素精彩呈现,江南情韵一帧帧铺展。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无论是良渚遗址回望水中之洲的文明之源,还是苏堤白堤镌刻着文人墨客的悠悠往事,是千年宋城记录着风华宋韵的古今变迁,抑或是大运河畔见证漕运的繁盛与新生……这些均是杭州“江南忆”的面相。特别是,代表良渚古城、西湖和京杭大运河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琮琮”“莲莲”和“宸宸”三只“顶流”吉祥物,成为展示杭州江南韵味的良好载体。江南韵,山水相伴,淡妆浓抹总相宜;古今辉映,满是诗和远方。
以文兴会,这便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逻辑起点。当亚运赛事遇上之江山水、亚运盛会“邂逅”江南韵味,如何传播好江南韵,成了一道“开放题”,引得各路创作者竞相“落笔”。从气势磅礴到温柔空灵,如同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每个人心中的江南韵味也是相异的。
以“杭州写给你的情书”为主题的《爱之城》全网传播量破3亿人次;《丹青游》上演了一场古今相悦的丹青奇幻旅程;以水为引,传播人次过亿的视频《潮前》,讲述伴水而生的浙江何以兴起;乒乓配大鼓,游泳遇琵琶,《乐动无双》将国乐与亚运项目进行混搭,碰撞出激情涌动的火花……亚运开始前,不同风格的亚运宣传片轮番上场,迅速传播并走红网络。
这其中,短视频《杭州的路名藏着什么》以跑遍杭州各条路为主线,以走街串巷的方式,揭开杭州路名里的中国式浪漫。松风巷、花蒋路、雪海路、皓月路,构成了“风花唱给雪月”;春雀街、夏萌巷、冬泽巷、秋霞街,则表达了“春天写给秋天”。有“汤团弄”“豆腐巷”“杨梅山路”的人间烟火,也有“梦蝶街”“荷花池头”“凤凰山脚路”的浪漫缠绵。从良渚出发,到亚运未来,属于杭州的悠久历史文化与亚运拼搏精神不断交融。
带着自然美景、人间风味、弄潮精神和运动之魂,随着这些视频走红网络,众多网友评论“这很杭州,也很江南”。无疑,江南韵味以各种形式和内容,通过亚运“窗口”走向了世界。
岁月流逝,惟有文化的力量经久不衰。
正如亚运会开幕式上万人合唱《梦想天堂》一般,这便是刻在每个杭州人骨子里的基因。诗画江南的精神特质,让各国代表团和游客在“江南忆”里邂逅最美亚运。亚运盛会之后,留存最久的或许正是醇厚似酒、历久弥新的江南故事。讲好江南韵、守好“江南忆”,这将是今后杭州进一步塑造城市文脉、彰显城市魅力的前进方向,这也是亚运盛会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