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员 陈文澍
杭州已进入亚运时间。9月18日,杭州绕城范围内正式实施小客车“单号单日,双号双日”通行管理措施,为了适应这一新规,最近的杭州人也有点忙,忙什么呢?忙着“八仙上班,各显神通”。
有人搭便车,做办公室最早到的那个“显眼包”;也有人开始坐公交、地铁,放弃舒适私家座椅,尝试绿色出行;更有公司开始做“公益顺风车”,用拼车兑换公益积分……
事实上,任何一场比赛或一次大会,都会给当地民众带来不便,无论哪种上班方式,背后都体现了杭州人民对杭州亚运会举办的支持和参与。
从四海而来的运动员、媒体、游客,是杭州的客;我们,居住在杭州的人民,是东道主。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自当以礼相待。
何为礼?说的就是文明。儒家讲究“见得思义”,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假如人人都抱着侥幸心理,凭着“反正没有交警来抓我”的心态,大摇大摆上路,让城市的交通“瘫痪”,在“朋”那里展现出混乱场景,那时,失的可不是小我的脸面,更是让城市、国家“蒙灰”。
我们应当知晓,小我与大城是共荣共生关系。
近年来,杭州正全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积极打造国际赛事之城,向世界展示“水光潋滟”的杭城魅力,而我们也同样要看到,以赛营城,更是为了让城市更加美好,让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在萧山,未来社区建设、快速发展的交通枢纽、精致美丽的城市景观带……无一不昭示着城市能级的精彩跨越,就如不久前火炬传递时,白岩松所说:“杭州一定会把亚运会办得特别棒,最重要的是,杭州一定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过得更好,亚运才十几天,过日子是一辈子的。”
我们应当看到,随着“亚运热”愈演愈烈,亚洲各地人民期待感受杭州亚运会魅力,而这份魅力的意义里,既要“秀外”,也要“慧中”,什么意思?就是说城市侧出彩的同时,也要秀出咱们萧山的文明范,让人性之美在城市每个角落熠熠生辉。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践行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市民公约,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通过移风易俗的进行,让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睦;实施垃圾分类,让“举手之劳”推动城市绿色发展迈进一大步;在斑马线前文明礼让,让他人走在斑马线上多一分安心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做志愿服务,用一个个微小的公益热情汇聚成一座城市的火热温度……
我们呼吁,当运动健儿们在亚运会的赛场上用拼搏和热血点燃现场氛围时,市民们也应在场内外,用文明礼仪,为运动健儿助威,为城市风貌添彩;用每一个小我的主动奉献,去成就一座向美之城;以主人翁姿态,奔赴“文明亚运”,向世界奉献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单双号通行“让路于客”收获的理解与支持,也彰显着“浙江有礼”的格局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