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2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豆字有来历

赵雪峰作 《豆字之源》

  ■赵雪峰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目前世界唯一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许多汉字就是载体,直接传输人的内心情感、情绪与所思所想。

  画“豆字之源”这幅画的目的就是想借此歌颂汉字这一表意文字的美妙,继而宣传并弘扬中华文化。我选中“豆”字作为切入点,是因为豆字的象形性更强,其普及率也较广。这个豆字很容易与古代的陶器实物形成联系与对照,此外这个字与器还可以一起追溯到甲骨文以至更远的石器时代。

  我们知道,汉字的起源是象形文字,而甲骨文中豆字的来源就是先民依照盛装食物的器皿描摹产生的。一些古代城垣遗址或墓穴出土文物中有许多陶豆,其形状与小篆乃至如今的豆字外形十分吻合。说明这种器物与先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又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的母本。这幅漫画的构成是,一个衣着古代服装的儿童俯卧在竹席上,面对出土陶豆进行写生作画,这个小孩可以理解成现代儿童着古装,也可以看作古代的儿童,这并不重要,怎么理解都可以,重要的是他面对着承载历史的文物“陶豆”进行创作。与其说他在画实物,不如说他在写“豆”字,因为,象形文字就是从图画文字演进而来的。这正好印证了豆字的产生过程,使读者在读画的趣味中增进对历史与汉字的关注与了解。

  我国的贺兰山岩画和世界各地几千到几万年不等的大量岩画,都是文字雏形,而那些画都是有原型的。汉字最早出现无一不是以象形方式表达意思,随着社会进步,逐渐发展为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造字方式。除了豆字是模仿古时盛食物的器皿而造出的字,还有网、罗、其、鸟、马、牛、羊、象、禾、木等许多动植物也是象形字。最近刀郎唱的马户——驴,和又鸟——鸡,都是形声字;再有“射”“谢”都是会意字;“日”和“旦”是象形字,而“但”却是形声字。“象”是象形字,而“像”却是会意兼形声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萧看亚运
   第03版:萧看亚运
   第04版:湘里坊
渔民李利桥
三清茶与马皇后
两碗油渣面
豆字有来历
埋在地下的“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