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革特质的湘湖文化 萧山的精神气质

记者 范方斌 摄

  记者  金烽 邱芳

  

  2006年4月20日,由萧山日报和杭州日报联合举办的“古都文化使者湘湖论道”在湘湖的掬星岛举行,为4月21日湘湖一期开园预热,为4月22日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开幕助兴。这是萧山人“圆梦湘湖”迎来的第一场全国性的大型论坛。

  谈古论今话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文化使者们心中的净土。这一天,来自西安、开封、洛阳、郑州、安阳、南京、北京、杭州的“古都文化使者们湘湖论道”,从江河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京都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开篇,说一说古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论一论休闲文化的走向和趋势,为湘湖的保护与开发出谋划策。

  值此湘湖迎来二十周年之际,我们将当年记者专访文化使者的实录重新进行整理,系统集中呈现出来,很感叹今天我们依然能领略到当年文化使者们对文化见解之深远,对湘湖文化之关切。

  湘湖论道嘉宾

  萧云儒:时任陕西省文联专职副主席,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

  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书法家

  叶广芩:全国知名女作家

  宋继敏:时任河南戏曲学会与杂文学会理事

  洛阳文学艺术研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王永平:时任《商业时代》杂志总编

  胡阿祥:时任南京大学教授

  吴   坚:时任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

  魏吉安:河南汴秀大师

  孙润田:时任河南豫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陈桥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

  黄亚洲: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王旭烽:时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著名女作家

  薛家柱:浙江省作协原副主席、一级作家

  徐关兴:时任东方文化园董事长

  聂   震: 时任《安阳日报》总编辑

  任   伟: 时任郑州市文化局副局长

  “一弓一箭”射出中华千年文化

  萧云儒: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我觉得可以用一条纬线和一条经线来概括,这两条线写就了中华灿烂文化的上篇和下篇。

  纬线,由郑州、开封、洛阳、西安、咸阳串联起来,构成夏、商、周、秦、汉、唐等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是中华民族有为精神发挥最恣意汪洋的时期。礼乐的秩序化,秦朝制度的管理化,汉代儒学的精神提升,才有了隋唐帝国的辉煌。

  杭州、南京、北京构成了一条中国历史的经线,宋、元、明、清在此立都,这是一条古运河线,成就了中华民族另一个时期的辉煌。

  这“一弓一箭”射出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与历史,织就了中国历史文化灿烂的锦缎。杭州是处于经线的最南端,西安处于最西端,北京处于最北端,这是一个鼎足之势,是否可以说,这样一个“三角”构筑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稳态。如果八大古都多加强联系和互动,必定能让世界注目。

  每个城市  都要有自己的魂魄

  叶广芩: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之前是在西安的周至。

  周至,是我挂职六年的地方,我在那担任县委副书记。我住在县委大院,晚上推开窗户,树影婆娑,看着藤蔓进进出出缠绕着,就想起了白居易。县委大院自汉朝以来一直都是县衙的所在地,白居易也曾在这里待过。他在三十六岁的时候,来到了周至当官。白居易在山外挖了一棵蔷薇花种在了南墙下,写了一首诗:“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在这诗句里,在院子里,我感受到了白居易当年的些许心绪,也许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魂魄。

  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魂魄。一个城市的文化分为三个档次,一是风光建筑,二是习俗或文化,三是城市性格,人民的集体性格,这就是城市的魂魄。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们的脚步是否可以稍微放慢一点,让历史的灵魂追上来,用我们的心去感受。西湖有副名联:面面有亭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引人传意意传人。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我们要更为持重,更为谦虚,更多珍惜。

  萧山的湘湖与西湖是姐妹湖,湘湖有着自己的别样的魂魄,这也是萧山的魂魄。

  文化发展要与人们的需求结合

  宋继敏:白居易曾在西安当过官,在杭州当过官,也在洛阳居住过,这也许就是大家的一种缘分。

  古都文化的发展需要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我觉得古都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面对这种财富,我们要敬畏,我们要保护,还要让大家了解。这就需要与现代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

  洛阳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考证,先后有夏、东周、东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提起洛阳,人们肯定会想到牡丹。洛阳的特色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1000多个牡丹品种。洛阳人,到牡丹花开的时候,有一个相约赏花的习俗。赏花是一种雅趣,当这种百姓的需求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时候,洛阳推出了洛阳牡丹花卉节,不仅将这种文化传承下来了,而且获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今天,我们在杭州,在萧山,在湘湖,我们感受到的无论是吴文化,还是越文化,都带有强烈的经济因素和时代的因素。

  江南文化适合休闲

  王永平:我离开萧山的时间和在萧山生活的时间一样长,也许在萧山人看来我是北京人,在北京人看来我是萧山人。所以,我从一个文化看客的角度谈点北京和杭州两地文化上的差异会比较客观。

  北京文化,有一种威严,它的山、水、路、桥,让人充满敬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博大。以北京的戏曲京剧来讲,这些脸谱都是不让人亲近的,让人看着还有些害怕,而不像江南的越剧,温柔婉约。江南的文化更具有亲和力,是没有距离感的。

  江南文化打造休闲文化更有基础,萧山现在正在向这个方向进发。休闲说起来更多的是心态上的一种享受,是要放松的。休闲其实要有经济实力,是要花钱的,而且是非商品性的,只是一种体验。从杭州、萧山来讲 ,经济是有基础的,这里的人也比较会享受的。要注意的问题是,休闲既是商品性的,也是文化性的,要从细节上规划,要精致,要更有特色,休闲产业还要立足本地的市场。

  保留文化特色方具魅力

  胡阿祥:早上我们在湘湖转了一圈,觉得文化内涵很丰富了,湘湖有山文化、水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历史人物的文化。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在文化上的道,就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心态。中国人讲究一些传统的东西,许多东西自古到今不变。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我觉得都有变化,但是中国人的心态从古到今不变,因此中国文化也不会变成外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有容乃大的文化,一种有变有不变的文化,那么,今后的发展,我们最重要的是怎么保持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在全球化的时代,依然要保持我们民族的东西、传统的东西、本土的东西,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本。

  从区域文化说南北差异,北方人追求大同,南方人追求变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主角的是北方人,但如果没有南方各个区域的文化,没有中华民族各个区域的文化,那么我们会失去很多的精彩。文化最根本的东西及各个区域的特色应该保持和发扬,这样中华文化才是常青的,才是充满魅力的、有活力的文化。

  湘湖如处子  清纯脱俗

  吴坚:清晨湘湖泛舟,真是一种雅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湘湖。对于江南一带来说,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

  南京闻名的是秦淮河,杭州闻名的是西湖,绍兴有鉴湖,而萧山有湘湖。山水对湘湖来说是一大幸事。曾经听说过这么几个比喻,很有意思:杭州是华美的少妇,婀娜多姿;鉴湖是大家闺秀,刚强坚毅;湘湖有如处子,清纯脱俗。也有人说,西湖是名士,集文雅于一身;而湘湖是村姑,野味十足。

  湘湖要“嫁出去”,要开发成一个景观,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就要更多地挖掘她内在的东西,比如说野趣,比如说清秀的风光等等。

  文化需要包容

  魏吉安、孙润田: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不断地吸收和消化外来的文化,学习外来的东西,这样使我们的文化越来越丰富,历史越来越厚实。比如说二胡,本来是一种外来的乐器,改良后成为中国传统的东西,在世界上演出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的目光。

  中原地区的开封在宋代是一国之都,又是南北文化碰撞的地方,集南北之大成,而在传承中开封也把那些古代的传统的烙印改良了,这也是一个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城市。

  南方城市,比如说杭州,比如说萧山,比北方城市更加与时俱进,更加灵活,经济更发达,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还湘湖原始景观

  陈桥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萧山籍诗人贺知章的名句,看来我也是一样。我是绍兴出生,在古代绍兴与萧山同属越国,所以到现在我一直都讲不好普通话。

  我对湘湖很有感情。二十年前,也就是1986年的时候,我接待了一个外国的进修学者美国瓦尔巴莱索大学历史系主任萧邦齐,陪同他整整花了六个月时间走遍了湘湖的每个角落。萧山人对我很客气,专门安排了一层楼给我们住。萧邦齐掌握了湘湖的许多资料,写了一本《湘湖——九个世纪的中国世事》。

  湘湖是可以“做文章”的,也是一个值得保护和投资的地方。从地理位置看,湘湖湖盆狭长,周边有越王城山,形状若葫芦,风景十分优美。湘湖可以贯通西兴古运河,南面临近浦阳江,有着很好的航运条件。应该说,从古到今,从河到山,湘湖所拥有的地理优势都不亚于西湖。今天我们来恢复和投资湘湖,可以说是个明智的选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这是江南风光的典型描写,我们不要移山造海,而应该还湘湖原始景观,那才是真正美丽的东西。

  越文化具有变革特质

  黄亚洲:这是我第一次坐在我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我出生在西湖边,我爷爷出生在湘湖边,我年轻的时候生活在嘉兴南湖边。我常常会回忆祖先生活的地方。最近知道原来有八千年历史的跨湖桥在湘湖,这让我更加莫名兴奋。

  湘湖是越文化的代表,西湖是吴文化的代表。我发现吴文化跟越文化确实有很大的不一样。杭州的西湖,跟我所经常看到的南湖和今天看到的湘湖不一样。西湖是非常和谐、典雅的,她就像吴文化的特征,含蓄、婉约、收放自如、收放有度。

  越文化的特点是开拓进取、刚健务实、勤思善变,思变性很强。从它的地域来看,生活空间非常窄小,因此充满向外拓展的愿望,所以这儿出思想,有很多新的想法,要变革自己。越文化更多的是革命性的文化,吴文化更多的是改良的文化。因而,越文化的思想家包括鲁迅、沈雁冰,还有古代的王阳明、浙东学派等,向整个中原文化里正统的东西发起挑战。

  湘湖在文化上绝不输于西湖。西湖有很多限制,不能游泳,不能垂钓,湘湖的水面很开阔,将来可能还要更开阔。湘湖的旅游要结合吴文化和越文化两种不同的特点,做成老百姓参与性更强一点的特色。湘湖里有越王城山,越王曾在这里屯兵,能不能造个宾馆,设一个卧薪尝胆室,有谁在商场、官场、情场失意,想要东山再起,可以到这里尝试。

  文化   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王旭烽:过去很多年,萧山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以前读杭州大学历史系,想到萧山看文化,走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多少。现在萧山正在进行一场文化洗礼,重新深刻认识自己的文化。对文化,要挖掘它、喜欢它、痴迷它、热爱它,觉得它是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文化才能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个灵魂,人和其他动物不同,是因为有文明的传承。萧山开发湘湖,挖掘湘湖文化,这种想法非常好。

  一个地方要有自己的定位。比如杭州,是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重要城市,省内经济文化中心。萧山如何定位,需要思考。十多年前,湘湖还是一个砖瓦场,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这里的跨湖桥有着八千年文明史,是一个亮点,是否可以以此作为一个定位。历史上的吴越春秋文化中,萧山有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我们挖掘出来,保管起来,整理起来,非常重要。当然,宣传也很重要,这次文化使者湘湖论道活动,别开生面,很有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薛家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湖这方水土养出了萧山的这方人。

  南方的文化怎么定位呢?我觉得北方文化是黄土高原的文化,是黄土文化,雄浑深厚。南方是水的文化,萧山正是水文化的代表之一。杭州是吴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过了江就是越,就是萧山。

  萧山的人文、萧山的文化怎么定位?萧山的水文化,是吴越文化的交融,湘湖灵秀,钱江潮壮观,因此萧山的人文里,既有阴柔、聪灵,又有弄潮儿的精神。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在这个文化中尤为突出,就像萧山的经济非常发达。为什么萧山能够在全国百强县市区中排名第七,这里也有萧山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湘湖地区发现了跨湖桥文化遗址,这很了不起。我在休博园杭州馆的解说词中开篇就写到跨湖桥文化遗址,希望萧山今后越来越好。

  要为湘湖开发出点力

  徐关兴:我出生于湘湖,是在湘湖边听杨岐钟声长大的。我们原来住在一个岛上,周围全是水草和芦苇,非常漂亮,可以说是“风吹草低现野鸭”。这种景色让我至今难忘。因为有这样一种渊源,所以我对湘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湘湖不断缩小,甚至变成了一个砖瓦场,但是经过政府部门的大力改造,今天我们看到的湘湖已经出落得非常漂亮了。两面青山,一片绿湖,这与我小时候印象中的湘湖越来越接近了。

  一个地方要有文化才有灵气,而湘湖不仅有风景,也有跨湖桥遗址这八千年历史积淀,有越王勾践的故事。湘湖的开发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大事,希望我也能为湘湖开发出一点力。

  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同行

  聂震:开发古代遗迹,要把古老的文明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萧山,我看到了有机的结合,如东方文化园用周易八卦来建设。其实周易源自安阳。文化是有灵性的,值得传唱的,而这需要融合到生活当中。安阳有“三根”之说:文字之根,文化之根,民族之根。文字之根是甲骨文,文化之根是周易,民族之根是三皇五帝其中两位在安阳建制。这些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但也不能仅仅传承保护,而是要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

  今天来到萧山,谈古都文化,我觉得就是要让古老文明和现代的文化同行,谁能把两者结合得比较好,谁就能趁势而上。

  文化需要相互交流

  任伟: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原文化非常重要。河南少林寺有个石碑,是儒、道、佛三教合成一碑,说明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容乃大,是一个包容兼并的文化。郑州有一段厚重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书中,中国分为九州,河南居九州之中,而郑州被认为是“天中地心”。3500多年前,殷商王朝建都于此,商王朝遗留下来的商文化底蕴厚重。在古代,郑州的商文化和江南的吴越文化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郑州,一些出土的文物,包括一些青铜器、瓷器,都是古代从江南运过去的,说明当时两地的文化交流很频繁。所以,文化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着发展。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传统文化分不开。19世纪是工业时代,有人说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信息时代,有人说是美国的世纪;而有人预言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有着深厚文化的中国,一定能把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萧山记忆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教育
变革特质的湘湖文化 萧山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