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高瑛颖)身边好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榜样,是引领精神文明风向的“道德标杆”。近日,2023年第三、四季度“萧山好人”暨录入美德档案总馆人员名单公布,共有30位个人(团队)入选。
瓜沥镇三岔路村身残志坚的村民杨剑是其中之一。他从小确诊脑瘫,曾轻度抑郁,用了五年时间突破自己,从此走上了公益之路。2018年,杨剑建立诺亚脑瘫人士互助会,并于2021年正式成立诺亚脑瘫人士服务中心。五年来,共组织残障活动20余场,助残演讲5场,还为全国130人次贫困家庭的残障儿童筹集善款,累计发放心愿金5万余元。
随着直播平台的兴起和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农产品直播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销售方式。此次入选“萧山好人”的临浦镇詹家埭社区党支部书记孔华超、河上镇祥威百货“掌门人”许红梅,都通过这一方式,助力村民解决卖菜难问题。
2017年,孔华超毅然放弃高薪工作返乡做“村官”,打造“腌学社”,成立詹家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季度营业额达100万元;他还开起村卖货直播间,为村民们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如今,直播间每月销售额在75万元到百万元之间。
许红梅成立公司两年来,带领100位妇女发展乡村民宿和农副产品制作、销售,还搭建直播平台把家乡特产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村民们走上了“共富路”。
细细品读30位“萧山好人”的事迹,背后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持久难忘,总有一种精神让人格外振奋,他们所展现出的那种爱国爱民的思想境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传承了传统美德,展示了时代风貌,是值得我们倍加珍视的精神财富。
“萧山好人”的不断涌现,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良知的展现,也离不开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的深厚文化滋养和浓郁社会氛围的营造。近年来,我区致力于打造“好人文化”,通过不断完善区美德档案总馆、镇街(部门)美德档案馆和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美德档案分馆的美德档案三级体系,形成发现、收集、报送、挖掘、升华、展示、宣扬的工作机制,把关心关爱、礼遇尊重“好人”落到实处,让学好人、做好人成为一种常态。截至目前,全区录入区级美德档案总馆(萧山好人)140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