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胡志明,万向钱潮股份公司锻造部电工组组长,电气维修高级技师。1995年6月进万向工作,在万向钱潮股份公司锻造部先后从事一线操作、电气维修等岗位,现任锻造部电工组长。二十多年来始终战斗在维修第一线,积极开展工艺攻关和技术革新工作。其曾被授予浙江杰出职工金锤奖、浙江工匠、杭州工匠、杭州市“西湖明珠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市首席技师、杭州市技术能手、杭州市职业技术带头人、杭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被认定为杭州市C类人才。
2019年,其领办的胡志明维修电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020年,胡志明入选第二批“工匠名录”并被聘请为“杭州工匠学院教授”,2021年3月被萧山区总工会聘请为“萧山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两年多来,他走进学校、企业、车间班组等基层一线,深入职工群众开展宣讲活动,向广大职工群众生动展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记者 蒋超 潘佳佳
11月16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主办的2023年度“最美浙江人·最美工匠”发布活动在杭举行。1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被授予“最美”荣誉。
来自我区万向集团的职工胡志明成功入选,为全市唯一。初入电工行业,从专业维修电工做起,到成为浙江工匠、杭州市“西湖明珠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杭州市首席技师,再到如今的最美浙江人,这一路走来的28年,胡志明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工者孜孜以求 匠心默默闪光
“干一行,钻一行”。胡志明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
1995年,胡志明进入了万向钱潮股份公司。为了获得电工上岗证,他报名参加了电工证培训,白天,在学校里上课,晚上还在厂里干活。最终,他凭借着努力顺利通过了考证测试,走上了“机电医生”的岗位。
“有一次,一台中频炉坏了,我修了两三个小时还没修好。而一位操作工花了10分钟就修好了,这对我刺激很大。”回想起当年的经历,胡志明依然很激动。正是这次打击,点燃了前进的斗志。他边学习边摸索,跟师傅学,跟同事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打破砂锅问到底。别人下班了,他仍积极翻阅维修方面的书籍、图纸,还上网查阅。为了精准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他天天“泡”在机器轰鸣的车间。即便是在三伏天,周边是1000摄氏度以上的锻件产品,他依旧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汗水浸透的“背”,诠释对岗位的热爱。
这股爱学习、肯钻研的韧劲,让胡志明的“医术”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面对车间352台设备,他可以熟练地解决各个“疑难杂症”,时刻保障设备的“健康”。同事们不禁打趣道:“设备遇到问题找他,准能‘药到病除’。”
解决“疑难杂症” 助企转型升级
随着设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胡志明开始尝试多渠道、多角度的技术解决方案,研究原理、查找线路、分析可疑故障点,甚至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当遇到使用说明书和操作界面上那一行行陌生的英文字母时,他查字典、问同事、上网站,不厌其烦,只为更好地维修设备。
胡志明不但勤于钻研,还善于创新,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有小创造。他带领团队,蹲点在生产线,边研究边实践:设计零件,一次次推敲核实;组装零件,一次次试验落实……最终,他用了3个多月时间捣鼓了3台大型中频感应加热炉,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维修工作中,胡志明还积极开展工艺攻关和技术革新,先后完成了40多个项目,创造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其中,发明的“冷挤轴套自动化生产操作法”被授予“杭州市十大职工创新成果奖”和“浙江省先进职业操作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技艺倾囊相授 培育技能人才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满园春。工作中,胡志明深刻地体会到企业的壮大发展离不开人才。他利用空余时间给年轻人开展维修培训,通过集中教学、现场演示、细致指导,将工作心得倾囊相授。截至目前,他共组织开展技能讲座和交流活动20余场,参训人数超过500人次,其工作室被评为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更让胡志明欣喜的是,在授业的道路上,他带出的22名徒弟已成长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骨干,有3人成为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徒弟们的快速成长,让胡志明看到了匠心传承的力量。他加入萧山劳模工匠宣讲团,走进学校、企业、基层工会等,分享奋斗故事、心路历程,让新时代工匠精神激励、鼓舞更多人。
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守初心。多年来,守护电气设备已成了胡志明一生的追求。每当跟大家一起检修完设备,他总喜欢仰头看看机器,听听运转的声音。那一刻,他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值了。在平凡的岗位上,胡志明用自己的执着专注和创新精神诠释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新时代技能工匠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