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为集成光学器件研发开辟途径

  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 通讯员 杨晗)近日,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新型电磁结构创新工坊陈红胜教授和钱浩亮研究员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单原子层氧化铟锡(ITO)构建金属量子阱,为光子电路中的关键性非线性光学器件研发和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氧化铟锡因其高透明度和令人满意的导电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应用于光子电路的理想低损耗光学材料,通过适度的载流子密度,可以进一步实现这种基于透明导电氧化物器件的多功能性。”钱浩亮研究员介绍说,该项突破有望重构非线性激活函数器件、超高速MZ调制器等,在芯片集成、速度、效率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

  2020年7月,科创中心新型电磁结构创新工坊负责人陈红胜教授带着一批青年科研人员成立了新型电磁结构与量子电磁创新实验室。

  三年来,团队聚焦新型电磁结构与光量子技术前沿领域开展探索。2023年7月,新型电磁结构与量子电磁创新实验室正式升级成为新型电磁结构创新工坊。

  浙大信电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译匀和科创中心新型电磁结构创新工坊郜冰涛研究员是本项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2023年下半年,郜冰涛正式加盟科创中心。

  在他看来,科创中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鼓励创新、尊重人才。“除了科研方面的保障,这里让我们觉得开展的每一个项目就是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我相信只有培育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土壤,创新成果才能‘生长’出来。”

  今年,郜冰涛和他所在的新型电磁结构创新工坊还准备面向产业,依托实验室前沿研究基础,打破材料限制、升级数据算法,开发调制器、探测器等一系列光电芯片器件,助力打造万物互联时代更快、更强的驱动载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时评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文化 悦读
   第Z01版:宁围月刊
   第Z02版:重点工作
   第Z04版:村社专栏
2023年萧山宝宝“爆款”名字排行榜出炉
萧山新增55个区级“巾帼文明岗”
朱芬英:为乡村学前教育引路
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为集成光学器件研发开辟途径
沈建:为萧山城市建设汇智聚力
区乒乓球协会分会混合团体邀请赛举行
机场货物 通关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