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储存”学生成长 这所学校里的“银行”开业了

  本报讯 (记者 王俞楠 项哲斌)5月29日,南都小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个新地标——“Du Bank”都城幸福银行,就在教学楼旁。

  开业第一天,银行就迎来了不少“储户”。大家纷纷打算把自己在试营业期间积攒的“都都币”兑换成自己心仪的礼物。

  “我换了三个徽章,今天是买一送一。还有学校特制的马克杯、钥匙扣。花费100币还送一个环保袋,上面的两个小龙是学校的吉祥物。”603班的“储户”陈铭睿收获满满。作为毕业班的孩子,他想换一些和学校有关的东西,作为自己这六年学习生活的纪念。

  陈铭睿向记者细数自己积攒“都都币”的时光:每天上课认真听讲、中午吃饭“光盘”、作业全对等等。做好这些事就可以有固定的“收入”。

  都城幸福银行是南都小学从本学期开始打造的德育品牌项目。通过每月一主题,一周一重点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学校还在班级开设了支行,实行一支行一案制,推动班级的管理和细化操作。

  “像这个月学校推行的是阅读,我们班就在午休之前专门设置了‘我爱读书’的环节,让学生自由上台分享读书心得,分享的同学都能获得一定的‘都都币’。”杨加桓老师介绍。

  这样的模式,推动了银行的运转,也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有一次科学考试,我成绩进步了很多,老师就奖励了我10个‘都都币’。”“曾经在走廊上捡到了别人遗失的‘都都币’上交给了老师,因为拾金不昧,老师奖励了我5个‘都都币’。”“有一次我们劝阻在楼梯上做危险动作的同学,老师看到了,奖励了我们20个‘都都币’。”……说起自己的攒币之旅,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而这一笔笔的“储蓄”也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脚印和一道道印记。

  在准备“兑换礼品”时,学校也花了不少心思。不仅有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学校特制文化产品,还有定制的蚕豆种子、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以及电影券、点歌券、校长的篮球私教课等等。

  “学校每个月都会有几天在午休时间开放‘都城电影院’,播放不同的儿童成长电影,孩子们可以凭电影券自己在午休时间过来观看。点歌券则可以在学校点歌台为自己的好朋友或者老师点歌。”德育副校长陈儿介绍说,这些礼物都颇受学生欢迎。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德品质变化状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轨迹,在记录学生成长的同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们成为品格‘大富翁’。”陈儿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专题
   第07版:文化 漫谈
   第08版:公益
   第A01版:今日瓜沥
   第A02版:专题
   第A03版:专题
   第A04版:航坞
这届年轻人爱上养生茶饮
汇宇社区老年食堂更新亮相 同步向社会提供优惠服务
“储存”学生成长 这所学校里的“银行”开业了
西河路社区举行 街区定向文化探寻活动
一起种棉花
天逸社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女子突发呼吸困难 医生巧用纸巾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