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赶地铁,迟了几十秒,没想到点进去就没了!”90后小朱在上班途中打算抢购国债,刷新了下手机,却看到银行App上显示“可销售额度为0元”的提示,她因此十分懊恼。
近日,2024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在银行正式开售,再度上演了“秒空”的销售场景。
“5年期利率2.5%的国债,以前我看都不会看,现在觉得挺‘香’!”小朱告诉记者,她去年年初买了一些国债和大额存单,利率都高于3%,最近发现市面上3%利率的保本保息产品已经消失不见。
而促使她转向国债的原因,是多年前购买的几只明星基金亏损,有一只甚至亏损超过50%,“我已经不追求高收益了,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的。”
在社交平台上,记者发现有很多年轻人加入抢购国债的大军,只是大部分人的经历和小朱相似,他们决定下个月继续蹲点抢购。
年轻人都普遍反映“买不到”储蓄国债,作为国债购买主力的老年人买到了吗?记者走访了杭州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部分银行的柜台尚有少量国债额度销售。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老年投资者偏好在柜台购买国债,为了更好保障这些客群的购债需求,电子式储蓄国债在发行首日的销售额度会向柜台适度倾斜,部分银行柜面销售额度会占到总额度的60%。
没有抢到这期国债的市民也不用着急,从8月到11月,财政部每个月的10日还将发行4次储蓄国债。其中8月、10月为凭证式,只能通过银行柜台购买,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9月、11月为电子式,可以通过网银和手机银行购买,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