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琴雅
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想跳槽,问他为啥,他说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觉得没有意思,而且前景不大好,所以想挪个窝。
再问,有什么资历或能力可以重点描述的,以便向其他单位推荐。
他在电话那头沉吟了很久,说,“好像真没有,我就是总账报表这块比较熟。”
朋友在一家国营单位做财务,快二十年了,一直盯在报表体系的某个环节上,他们单位的财务结构非常复杂,分工也很精细,什么“总账、应收、应付、成本、存货、资产”都是分环节的,不光工作分环节,每个环节还有分拆工种,就像如今的流水线,你拧螺栓的,他递扳手,精准得不得了,我朋友算运气的,好歹在总账报表这块,还算稍微有点技术,更倒霉的,说还有一个叫凭证装订的岗位,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能力是肯定要被扼杀的。
今天的工作和昨天的是一样的,明天的工作和今天的又是一样的,这些岗位上的人从第一天上班就能预见自己将来退休时的模样,这样的状态,让人有种生命被瞬间压缩的感觉,长长几十年光阴,就简单压缩成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每天的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和同样岗位的人打交道,同事中,一拨人会来,一拨人会走,但都长着同样的职业面孔,也都重复着同样的专业劳动,真的,当朋友在电话那头描述他现在工作的状态时,我眼前就浮现了这样一幅苍白的水墨画,真是难为他了,在这样的环境,一待就是二十年。
我问他,那你想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
他说,想不好,投了几次简历,管理岗位的人家动不动就要资历、职称、学位,中等的业务岗位,也要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单纯流水环节的工作不要说好的,连基层的都匹配不到,换个行当么,我都快四十了,哪里还有从头再来的决心。
这倒是个难题,好歹做了几年HR,我很清楚这个社会的门槛,如今的用人单位,成本算盘都打精了,尤其是私企,是绝对不肯养闲人的,他不光要你有拿得出手的学历和职称,能力和经验也是必须的,如果你是去应聘开车,最好还能学会烹饪,保不齐哪天送老板的千金放学,恰巧家里保姆又出去了,小公主一闹,让你顺手做个扬州炒饭、红烧狮子头,那都是必须的。所以,像朋友这种光会做做汇总报表的就想应聘财务岗位估计还真不行。
我继续启发他,那你自己心里真正想做的又是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别的特长或爱好。
朋友嘿嘿笑了,说其实我挺喜欢捣鼓家电的,家里有个修理店,就是我爸爸年纪大了,技术跟不上,场面又小,生意不是很好,以前我经常在那里帮忙的,挺喜欢这一行,后来因为专业选了财务,糊里糊涂就成了报表会计。
那不结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单恋独木桥呢,赶紧回家帮你爸吧。
后来,朋友的小店果然火了,老爸修家电,儿子卖家电,因为喜欢,所以成功,每当听着他爽朗的笑声,我就觉得生活挺美的,你看,上帝创造了人类,然后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如果最后他再能让大家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喜欢的路,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