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6万余名流动儿童在萧山找到家的感觉

  ■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王苏萍

  12月11日,全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推进会在萧山召开。靖江街道靖美社区儿童之家和盈丰街道盈二社区民生综合体作为本次会议实地参访点位,充分展示了我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成效。

  在靖江街道靖美社区的永兴书房,流动儿童借阅比例达54%,居全区镇街级书房首位。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喜欢这里?据社区儿童主任沈燕燕介绍,社区实现了省内图书馆、学校及村社农家书房的互联互通,孩子们用市民卡、支付宝,就可以在省内任意一家图书馆(书房)无押金借还图书;没有市民卡的流动儿童,也可以用本人学生证或父母联系电话,在导台快速借还书籍。社区还聘任本地企业家、劳模、工匠等作为“飞行嘉宾”,定期为流动儿童讲述成长成才、工作创业的励志故事。

  今年,萧山区产业集聚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项目被列入浙江省民政领域改革试点“一本账”。根据全区流动儿童信息摸排和监测情况,我区建立了包括60362名流动儿童在内的服务对象数据库,为精准施策、动态管理打好基础。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区聚焦服务供给、社会协同、风险防范,坚持“保基本、优发展、促融入”的工作理念,打造形成了“萧伢儿·童萌HUI”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模式,让孩子们在萧山心有暖阳、向阳而生。

  强化政策服务供给

  流动儿童跟随监护人流动,摆脱了被留守的困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可能被排除在居住地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无法完全融入城市,且“流动”状态本身也给其身心成长增加了不确定性。为此,我区创新推出面向流动儿童的《在萧享有公共服务清单》和特色惠童项目20条,联动多部门搭建流动儿童综合保障体系。

  截至目前,全面落实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在萧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以上;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保障机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积分入学,5.95万名流动儿童在萧就学,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3.75%;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流动儿童家庭提供实物配租或发放租赁补贴,今年已为234个流动儿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让爱跨区“流动”

  根据推进流动儿童信息摸排和监测数据分析显示,流动儿童在城市融入、服务共享、成长陪伴、安全监护、救助关爱、教育支持等方面普遍存在需求,如何做好儿童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公共服务协同,打破流动儿童权益保障户籍壁垒,成为我区做好流动儿童权益保障新的难点。

  日前,我区与安徽省临泉县、阜南县两地签订跨县域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框架协议,涵盖了流动儿童在养育、教育、医疗、住房、救助和发展等多个维度的保障,旨在通过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政策互通,确保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关爱保障。跨县域开展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成为萧山区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特色举措。

  “下一步,我区将以产业集聚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省级改革试点为契机,加速流动儿童摸排数据与服务的双向转化,优化拓展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内容,筹划推出‘满天星’儿童赋能项目等一揽子服务项目。同时,提升儿童主任服务能力,塑造儿童友好空间,走出流动儿童优质服务新路子。”区民政局相关人员表示,语气中透露出对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满满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影像
   第07版:文化 漫谈
   第08版:专题
6万余名流动儿童在萧山找到家的感觉
我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引关注
暖冬奇趣 情结邻里
我区开展电动自行车 产品质量专项检查
西电杭研院院士工作站亮相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厨艺大比拼 孩子们当评审
我区又一总部企业大楼竣工
柳立新:老骥伏枥总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