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孟春华 卢琰)期末,萧山一二年级娃娃们的无纸化测评正陆续进行着。
回澜小学的室内体育馆内,一场热闹的“年味集”成为无纸化测评的新年背景。围着红围巾,戴着“年货篮”,拿着“集福卡”,高喊着“我们准备好啦!”一年级的娃娃们便迅速涌入到了各个摊位旁。
在年夜饭调味铺,老师提前倒好了茶、醋、酱油、糖、白开水,让孩子们随意抽取一杯进行辨认。“我觉得这是醋,闻起来味道酸酸的,就是醋的味道。”103班的蔡书颖说。“很棒!你拿到调味料啦,老师给你5星好评。”守着摊位的科学老师一边笑着回复一边给孩子的年味卡打上星级,再给孩子的帽子贴上调料贴纸,就这样,一个摊位的“年货”就到手了。
在“拼音糖葫芦”的摊位上,挑一串自己满意的糖葫芦,拼出背后的拼音,就能获得一枚糖葫芦贴纸和老师的星级评价;“爆竹”铺子里考察的是孩子们对时间的认知;“诗文扫年货”摊位则针对的是孩子们对课文中古诗词的背诵……每一个铺子都结合了相关的学科知识。
“像科学,我们重点考察的就是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但放在一起就需要孩子们从味道、形态、颜色来辨别,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些挑战性的。”学校老师告诉记者。
另一边,宁围小学的无纸化测评则是以闯关的形式进行。在语文“识字冒险岛”中,孩子们像勇敢的探险家,准确认读字词,运用日常所学,探索文字的海洋;“七彩建筑师”环节,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让孩子们敏锐识别图形,展现空间思维;“小小音乐家”环节,孩子们跟着节拍,奏响乐器…… 测评过程中,孩子们手持“闯关卡”,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认真与专注。每当成功闯过一关,便能得到代表胜利的小印章,成就感油然而生。不少孩子兴奋地说:“太好玩啦,就像在玩游戏一样。”
告别传统纸笔考试,一二年级无纸化测评用趣味与创意为孩子们搭建展示平台,让学习变得妙趣横生,同时减少了对书写技能的依赖,更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评估环境,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每学期我们都会结合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来开展无纸化测评,让孩子们把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回澜小学老师告诉记者,上学期,学校就结合了“旅行”的概念,如把孩子们出游整理物品、看时间、参观点菜等环节和学科的认字、识数、看时间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