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郎露寅 刘征)当期末撞上了农历年底,萧山校园里便开始热闹了起来,这不校长们也更加忙碌了。
河上镇中“每班一台戏”的舞台上,一首吉他弹唱的《海阔天空》成为了当天最火爆的节目,整个场地座无虚席,甚至一度“挤”到了教室外。
而这么火爆的原因,就在于节目的表演者,河上镇中钟海平校长。
为何校长会上台?钟海平告诉记者,这是学生们用积分兑换的。“我是教语文的,平时和学生们就有一个约定:平时上课、背书、做作业,只要完成得好,就有积分奖励。学生们攒到一定的积分就可以向我提一个要求。”
这次刚好碰上了学校设置了“每班一台戏”的比拼,各班的分数将由收到的“门票”数来决定。804班的学生就想到了通过校长来打广告拉拉人气票的主意。
为了不给学生“丢脸”,这首吉他弹唱的《海阔天空》,钟海平练习了将近一周。每天晚上,下班后就在宿舍一边弹一边记。“虽然会弹,但其实我吉他弹得不太熟练,因为学生点了这首歌才去练的,表演那天还是有不少差错。”钟海平笑着说,“还好现场氛围还不错,也算是完成了暖场任务。”
另一边,在临浦一小,一场特殊的羽毛球比赛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
正在对战的是603班的同学们和临浦一小的校长周森兴。比赛采用“车轮战”,每名同学与周校长打3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苦战,最终周校长以小分的优势获得了胜利。
而促成这场比赛的是由603班20余名同学共同起草签名了一封“约战书”。
“当时是下午放学的时候,孩子们直接来我办公室下的‘战书’。”周森兴回忆当时的场景。“孩子们的想法还是要支持的,比赛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个过程中我们之间拉近了关系。”
而在校长们欣然接受学生们邀请的背后,闪光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以学生为中心”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听取学生的想法,搭建学生传递想法的桥梁与平台。
在河上镇中,这样的平台就有不少。如每年一届的学生代表大会、少先队员代表大会,学生通过提案的方式向学校提出意见,当然还有不少学校都设有的“校长信箱”。去年河上镇中还推出了“校长有约”,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心愿卡。最后,师生代表在全校学生面前随机抽取十个心愿由学校来帮助实现。
“当时抽取的十个心愿里有办一场篮球赛,一起创作一首歌,想要有一个属于班级自己的篮球等等,除了篮球赛,基本都已经完成了。”钟海平说,虽然学生们的愿望五花八门的,但是也能从其中看到他们希望校园里有哪些他们觉得美好、快乐的事物。
在去年8月举行的萧山区中小学校长读书会上强调了“如子在学”的服务理念,望每一位老师,如自己的子女在校学习一般,服务保障每一个在萧山上学的孩子。校长们“忙碌”的身影或许就是一种由上而下的传递和影响,让萧山的校园更具温度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