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昊
每到临近过年时,奶奶总喜欢给我讲太外祖母如何铲跨年火熜的往事,讲得眉飞色舞,乐此不疲。
火熜,是萧山民间的取暖神器,它由铜材制作而成,用木炭、木块、锯末等做助燃的燃料,放入一些柴灶火种,可释放热量五六个小时,如助燃的燃料用得好一点,特别是取暖期间,铲得好一点,释放热量时间会更持久。
火熜,由火熜盖、火熜内胆和弧形手把三部分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取暖、烘焙衣裤鞋袜。奶奶说,每当到了大年三十,挨家挨户都有铲跨年火熜的习俗。铲跨年火熜,就是让火熜内胆底部,留存适量的陈灰,在陈灰上放些能闷燃的小木块,把柴灶里的旺火,作为引火的火种,用灰铲入火熜内,再用木块适度压实,让火种与助燃物融为一体,然后再覆盖上一层浅薄的陈灰。慢慢地火种引燃了助燃物,会持久发出热量,可用来暖手暖脚烘衣裤。
年三十傍晚铲的火熜,如果能一直持续闷燃到正月初一清晨,这是来年大吉大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兆头。如果半夜熄火,主人常会显得烦躁不安,懊恼不已。脾气差的男主人,会喋喋不休地责怪一番,心里过不了不吉利这个坎。
奶奶说太外祖母干农活或针线活,样样做得极致,件件得心应手,在生产队有口皆碑。她铲跨年火熜也一样,每年都很成功。太外祖母铲跨年火熜有三个窍门。首先火种选得好,她一般以棉花秆作为第一火种,当然有树枝就更好,它耐燃性更强。再是选好填料,她常选用耐燃性强的小木块、锯末粉和自做的木炭作为填料,确保助燃时间。最后一点,也是再关键的一个要点,勤打理。她每隔一两个小时,起一下床,用一块旧铁片,将积厚的面灰慢慢向火熜的四周拨开,把余灰轻轻地铲入底部,设法让火种一点点向上移挪,促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透入,激发火种保持良好的自燃状态。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今,火熜这一取暖神器,早被暖手宝、暖足贴所取代。而跨年火熜,早被湮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旺火的跨年火熜,是太外祖母这代人的精神追求,更是他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