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琴雅
在我进入公司前,袁大鹏就已经是声名显赫的财务总监,对于这个袁总监,我是既爱又怕,别误会,这个爱跟那个爱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爱袁总监,仅仅是因为袁大鹏出身基层,学历也只有高中,这样的人做财务总监,对底下人来说是压力却也是福利,刚到公司,我负责的是成本核算,这块工作,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好在,我有几年车间统计的经验,在成本归集、工时定额、工艺流程方面很有优势,有了这些基础,再利用系统所学的财务知识,将费用、资源、耗用等要素归集,每个月做个成本分析,按部就班给个非标报价,都难不倒我。
那时,袁大鹏算盘做账,所以,对我报告中不断变化的数据动态图很是佩服,于是,在大会小会上,袁大鹏不止一次拿我的报告当案例,让其他同事学习应用科学武器,这点,让我既得意又汗颜,行业内的人都晓得,财务人员娴熟应用EXCEL跟司机理所当然要搞清油门刹车一样正常,这样的才华,实在不值一提。
还好,之前的同事多是跟着袁大鹏打天下的泥腿子,所以,他们也能谦虚地跟着袁大鹏高看我一眼,纷纷向我请教数据分析,PPT制作等等基础性功能,不然,在一群“高手林立”的资深财务中间,哪有我立足的份。
之后几年,随着业务不断扩大,经营数据也跟滚雪球似的,一下子膨胀了几十倍,这样,老板的心思就活了,眼看着边上企业一家家运作上市,他也坐不住了,请来外头公司来当评委,结果显示,离上市的门槛果然不远了。于是,在未来的五年规划中,“上市”二字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要上市,财务首先要走专业途径,于是,审计来了,一看账本,老师摇头了,这年月,哪还有这样做账的,不行;接着,事务所来了,一谈,袁总监首先露怯,“我是大老粗,没正经学过财务,只是当年跟着老板打天下,财务用自己人比较放心才当总监的。”此话一出,券商也傻眼了,谁都晓得,企业一旦上市,首先要规范的就是财务,尽职调查通不过,审计报告通不过,想都不要想。
没办法,老板开始四处选人,先是内部,扒拉来扒拉去,翻了个底朝天,没一个满意的,当初,袁大鹏肯定是指望自己能在总监这张金椅子上终老的,所以,什么梯队,什么徒弟,什么授权,他一样也没干。
既然里面不成,那就外部招聘喽,对于外聘,袁大鹏倒异常热心,什么猎头,什么闭门招聘,能去的地方他都去了,结果,又没一个中意的,公司其他高管不服了,说,茫茫人海,就没个好的?
袁大鹏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哎,这年月,听话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听话,真正的人才,可难找了。”
哈哈,袁总监是我前任上司,当年,我在他手下窝了三年,看不到半丝希望,于是,跳槽了,关于如今袁总监到处招兵买马的故事,我也是偶然听前同事讲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