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员 傅小慵
人类会刷手机成瘾,想不到大猩猩也会。日前,上海野生动物园官方视频账号在对网红黑猩猩“叮叮”进行直播时,就反复提醒:“大家别给叮叮刷视频啦!”
从呼吁可见,部分猎奇的游客喜欢给猩猩看手机视频,目的可能就是博自己一笑,或者发个短视频博取流量。
有网络视频显示,动物园内有人把手机屏幕贴在玻璃上,让猩猩看手机视频,手机传出动感的音乐,猩猩也紧紧盯着手机观看,表现得很专注,还不时用手指挠脸。还有视频记录了猩猩看不到手机视频后在地上撒泼打滚的画面。
这些画面对于观看者来说,不过是娱乐搞笑素材。然而对于大猩猩来说,可能是一种伤害。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市一家动物园在大猩猩展馆的玻璃窗上贴了一则通知,敦促游客不要再给大猩猩看手机视频。园区内有一只叫“纳赛尔”的大猩猩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因为它已经被手机迷住了。园方解释说,看手机视频不仅让猩猩们心烦意乱,还会影响它们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上海野生动物园也从健康角度给出说明:游客经常让它看手机,可能让其眼睛受损,也会让其变得焦躁,进一步引发健康问题。
手机视频作为人类科技的产物,由图像、动作和音乐构成,对于动物界相对高智商的大猩猩来说,或许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但大猩猩毕竟不是人类,并不能看懂手机视频画面传递的内容,它或许只是被声光电的奇妙组合吸引而已。之所以拿开手机会地上打滚,是因为这种被剥夺感跟人类抢了它的玩具差不多。如果经常有游客这样刺激动物园的大猩猩,确实有可能让大猩猩的健康成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人类到底要给自然留出多少空间?
对此,动物园方面需要加强引导,除了明确“禁止对动物展示电子设备”的规定外,还应该有明确的处罚措施,以及配备安全巡防力量。在动物园组织的官方直播过程中,也要及时向观众宣讲文明逛园的要则,合理呼吁动物保护。
对于游客来说,那些给大猩猩看手机的人,往往是出于好奇或娱乐目的,或者为了发到社交平台换点流量。对于这些猎奇者,要呼吁他们对动物抱有基本的爱心,那等同于对牛弹琴。由此,只能寄希望于社交平台的管控,通过技术手段及时过滤掉这些视频,让猎奇网友无渠道可“宣泄”。
我们应当意识到,把动物当成娱乐工具,是对动物的伤害。对待动物,我们更应给予理解和尊重,在动物园里不骚扰动物,在野外遇到动物保持距离,不要干扰它们。人与自然是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尊重动物,也是尊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