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稿 首席记者 何可人 见习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朱旭东
本版摄影 见习记者 韩振羽(有署名图片除外)
瓜沥王阿姨:
希望借亚运契机
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也不能停。瓜沥的王阿姨是民间习武爱好者,每天清晨,她总会准时出现在家附近的和美广场。
八段锦、杨氏91式 、陈式42式、二十四式、“八法五步”、太极扇、太极剑……在习武氛围浓厚的瓜沥镇,习武健身已经成了王阿姨的日常,也成为瓜沥人迎接亚运的方式。
陪女儿待产照练不误
今年57岁的王阿姨练习太极拳已经5年多了。2015年,王阿姨经历了一次手术,术后一度连走路都很喘:“当时医生建议我可以做一些相对温和的运动,正好我周围有些人在练太极拳,我就跟着他们慢慢学了起来。”没想到,王阿姨从此爱上了太极拳,后来又练了太极剑、太极扇,与太极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从开始打太极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拉下的!”说到王阿姨对太极拳的痴迷程度,女儿蔡女士一连串“吐槽”,“当初我在医院待产,每天一大早,大家都还没醒,我妈就在医院走廊里轻轻地练起太极拳来了。”
“还有我妈的太极服装,估计比平时穿的衣服还要多。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冬天的、夏天的,装备可齐全了。现在我们不管去哪里玩,她都会带上太极服装、太极音乐和音响……”
春困秋乏,这些在王阿姨的字典里都是没有的。即使是前几天这样的寒潮天气,广场上原先那些跳舞的、打羽毛球的、跑步的人们都不见了,王阿姨和其他六七个太极拳爱好者依然还在坚持着。“她对太极拳的这份执着是我没想到的,也着实让我感到敬佩。”蔡女士说。
对于女儿的“吐槽”,王阿姨笑着解释:“坚持练习太极拳对身体确实有好处,能够强身健体,让身心平静下来。”
不断“进阶”以武会友
从零基础学起,坚持练习太极拳的王阿姨由一名普通爱好者,走上了一段“进阶之路”。
去年夏天,王阿姨和另外几名太极拳爱好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发前往瓜沥信源村、中沙村、长联村等地,免费教村民们练习“八法五步”。
“不少村民对太极拳有浓厚的兴趣,有些人之前是自己跟着视频学,学得比较慢。我们去了之后可以面对面交流,村民们很欢迎。”王阿姨劲头十足,即使有些村子离家比较远,她和拳友也坚持每晚赶去授课,每人都带起了徒弟,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大家一天天在进步。
因为练习和教授太极拳,王阿姨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会相约到和美广场一起打太极拳,练太极剑、太极扇。“我们互相切磋,非常开心,夏天的时候可以在一起练习一整个上午。”
不仅当起了“教官”,王阿姨还专门去考了太极拳段位证,不断精进自己的太极拳水平。
希望在亚运舞台上展示风采
瓜沥文体中心是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分场馆,将承办武术和卡巴迪项目。对于王阿姨来说,亚运武术项目就在“家门口”举办,令她振奋不已。
去年,王阿姨参与了在这一亚运场馆前的太极秀表演,并多次参加当地的迎亚运活动,如在“迎亚运、武精彩,2020‘七彩杯’瓜沥武术联谊赛”中表演太极拳等。
王阿姨兴奋地说:“借着亚运的契机,全民健身的氛围越来越浓了,我们也有了更多太极拳的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眼看着亚运进入倒计时,她一边积极参与着各种太极展示活动,一边暗自在心中萌生了一个梦想:“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在亚运舞台上展示太极拳,展现我们萧山人的精神风貌。前不久,太极拳成功申遗,希望我们的传统武术文化通过亚运会进一步得到弘扬,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太极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