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观祥
石匠阿三,是我二姑妈的第三个儿子。这位三哥,技术高超,在沙地新湾一带建房子,如果不是提前三个月来请,很难请到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十来年的奋斗,沙地人的住所,从草舍世界,向瓦房海洋跨越。
三哥不仅砌得一手好石墙,还剖得一手好板材。在建房物资十分紧缺的年代,农民建造房子,都喜欢用石头垒砌裙墙(俗称起石脚),作为建房的基础部分。集“剖板”、砌石、刻凿手艺于一体的三哥,自然成了香饽饽。
1981年,我家正着手建设新房,便托人从“大和山”山宕,定来了两船12吨的石块。大和山的石块,石质坚硬、色泽素雅、浑厚美观,是大多数沙地建房户的最爱。
木有木纹,水有水波,石有石纹。看石纹剖板,是剖板师傅的看家本领。请三哥剖板,自然是我们的首选,三哥也当仁不让,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请托。石块上岸后,三哥捎上工具,叫来搭档,开始剖板。剖板主要凭力气和经验。他就一支撬棍、一个8磅的硬柄榔头和一个24磅的软柄榔头,再一只“石蟹”和十来支尺把长的凿子。
剖板前,三哥先瞅准细小的石纹,确定剖板位置,然后开始在石块上凿洞。洞口凿到差不多酒盅口面大小,洞深一般掌握在五六厘米,洞凿好后,装上用钢制的石蟹,再拎起软柄榔头,猛力向石蟹砸去。手起石开,顿时石块就一分为二。他和他的搭档,经过两天的辛苦劳作,把两船大小不一的毛石,剖成了一块块均匀的板材。
接下去的日子,三哥帮我们请来了他的团队成员,摆地脚、砌裙墙、凿门槛。三哥的团队个个都是能工巧匠,动作娴熟,手法精练。外侧的插花石砌得整齐划一、严丝合缝、美感十足,内侧的混放石,再杂乱无序,经过他们的腾挪巧垒,显得规规整整,厚薄一致,经过五天时间的劳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四间房子的裙墙垒砌。
其间,三哥一方面为我们严格把控质量和进度关,另一方面全身心地投入,为新房量身定制,凿起了大门槛。经过他千锤万凿,敲敲打打,磨磨砺砺,两条既平直、又光细,刻有眉线,做工精制的大门槛,呈现在屋场前,为新房的建成平添了几分色彩。
当年三哥为我们建的房子,早作了拆建翻造,近期又被政府征迁。而如今的三哥,早已融入了都市生活,在享受他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