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馨一刻

我的高光时刻

  ■孙 达

  在我家里,要是谈起课外书,我多半是没什么发言权的。早在五年前的某日,儿子见我穿着一件黑色卫衣,笑着叫我“斯内普”而我全然不知所云的那一刻,儿子就认定我是一个不会看书的爸爸,和我谈书无异于对牛弹琴,从此,“论书”就成了他们母子的专业话题。可是有一次,儿子却主动过来请教:“爸爸,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书法作品的赏析,你有那么多的字帖,肯定知道怎么赏析,要不你就教教我呗!”

  我们家每个人都有一个专用书柜,我的柜子上放满了字帖和书法理论书籍。这些书有的残旧不堪,却被我视若珍宝——那是从旧物摊上被我像淘文物一样淘来的。其中一本《礼器碑》是二玄社出版的,当时在杭州和同学逛夜市时发现了堆放在角落里尘灰满面的它,我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从此就成了我的知心好友。

  有的页角翻卷得厉害,有几页已经脱离了大部队,翻动时很容易掉出来,那是因为我平常练习经常拿来参考将之磨损了,比如那本引领我进入“碑文”天地的《曹全碑》。《曹全碑》之前,我只知有贴,不知有碑,书法练习也是专挑优美流畅的字体,然而或许缺了些缘分,练习许久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曹全碑》给了我另一个书法世界,碑文与字帖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不全之美”,即刻画不到位、残破,甚至有的魏碑作者根本不能掌握全部基本笔画,而只能熟练地运用其中的两三种笔画,然而恰恰由于作者笔法的不够成熟,反而少掉了油滑气和江湖气,多了纯朴和厚重感。碑文的方劲古拙、势险节短深得我心,特别是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的魏碑,朴拙险峻又舒畅流丽。在魏碑的熏陶下,我找准了自己的书法方向,进一步学习了《大学隶书教程》《张继隶书》,看了相关书法理论,在隶书学习上有了不小的突破。《礼器碑》《石门颂》《张迁碑》等也是在这个时段成了我书柜中的座上宾。

  儿子从书柜里挑选的《麻姑仙坛记》恰巧也是我的最爱。欧阳修《集古录》评论道:“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不过,我观此碑,却更容易被颜真卿书写此文时的激情所感染。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书法也是如此,临摹这幅作品时,颜真卿笔墨之中蕴含的刚正之气呼之欲出,“字如其人”这四个字在颜真卿身上真是最好的写照。“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长期学写颜体的人,于一笔一画之间,潜移默化地领略颜真卿的风骨,为人必然也是行得正,坐得端,站得直。

  儿子本来只是抱着完成作业的目的而来,但当他听着我的讲解时,竟然不知不觉入了迷,索性将书柜里颜真卿所有的作品都取了出来,让我一一讲解颜真卿各个时段的书法特点。这一次碑帖交流让儿子对我的书柜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一有时间,他就缠着我给他介绍各类作品和作品中蕴含的故事。“爸爸,原来你的字帖也是课外书啊,而且是更高深更精彩的课外书呢!我们家,爸爸才是看课外书的高手!”

  经历人生的高光时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以为,儿子目光中自然流露的崇拜之情,当是一位父亲无与伦比的荣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背包揽胜~~~
温馨一刻~~~
灯下漫笔~~~
湘湖新苗~~~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湘湖周末
   第04版:梦笔桥
移动的窗,流动的景
石门追踪
我的高光时刻
做更好的自己
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