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萧山区科学技术协会和萧山日报小记者团联合推出的科学色拉酱特训营正式开营。近300名小记者共分为9个批次,分别被编入爱迪生班、牛顿班和哥伦布班,开启了一场探秘科学的奇妙之旅。
日常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此次是特训营的第一次活动,小记者进行了研究水的魔法主题特训活动,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小记者们分组完成两个科学小实验,分别是会“团结”的水和方糖遇水溶解。活动伊始,老师和小记者携手“走进科学”,先从了解科学实验原理及步骤入手。在学习原理和操作步骤之前引导小记者们思考;为什么一枚硬币能容纳那么多滴水并且会形成“团结”?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为什么水变甜了。老师通过原理讲解以及实际操作演示解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得小记者们纷纷发出不可思议的赞叹声。
此次活动,小记者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通过两个小实验,小记者们初步了解水的表面张力和水具有溶解性,感受到了科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小记者们的科学探索之旅还在继续中,下一站又会有怎样的奇妙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文/摄 宣舒瑶)
小记者 汪骁骁 坎山小学101班
3月5日上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对科学的好奇来到萧报学堂,因为这次是科学色拉酱特训营的第一次活动。宣宣老师先让我们猜了一个关于水的谜语,然后就开始正式讲解了。老师问我们:“大家觉得这枚小小的硬币上面能装几滴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1滴。”有的说:“2滴。”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1滴,2滴,3滴……一共滴了23滴才装满。老师说这是水的表面张力导致的。
当然,我们还做了其它有趣的实验,有关于水的浮力,水的压力,水的溶解性等。通过这节科学活动,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水的科学知识 。这真是让我收获满满的一次活动啊!
小记者 贾怡凡 闻堰小学105班
3月5日,我们参加了一次生动的科学活动,做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一枚小小的硬币,居然让23滴水聚在了一起,不是亲自体验还真的不敢相信。
首先准备一枚硬币、一根吸水管、一小杯清水。接下来用吸管把水吸进管子里,再一滴一滴往硬币上滴。刚开始我想这么点地方,滴两下就会流出来的吧?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滴了23滴才溢出来,好神奇啊!这时,老师问大家原因,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老师给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问:“这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就是水中的分子被吸引到了一起,它们手拉手,互相挤压形成了一种薄膜,就像一张保护伞,能托住上面压下来的力量。”
原来这些神奇的水分子这么“团结”啊,真是一次有趣的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