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30余名小记者走进萧山中医院,开启了一段传统中医学的“奇遇记”。“哇,原来蜈蚣也可以入药”“原来蚕宝宝做中药长这样”……小记者们一边参观中药房,一边对这些神奇的中草药发出阵阵惊叹。“小小郎中”在老师的讲解中参观了中药房,对一些传统中药有了初步的认识。
参观完中药房,小记者们来到学术报告厅,听了一堂题为“舌尖上的中药——药食同源”的中草药科普知识讲座。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了红枣、枸杞、山药等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中草药的作用。随后,小记者们一起制作了中药香囊,通过触觉、嗅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中药的印象。
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最好的成长在路上。小记者们在专业医师的带领下,学中医经典,近距离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让中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记,进而了解、热爱、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特有的中医药文化。(文/摄 蔚佳豪)
小记者 胡森博 北干小学301班
这次,我们参观了萧山中医院的中药房。工作人员将我们带到中药房后,向我们介绍了各种中药以及它们的功效。医生还拿出黄连让我们尝一尝,我闻了闻,觉得太苦了,也没敢放到嘴里。但有的同学直接放到嘴里尝,还说:“一点也不苦!”我也用舌头舔了舔黄连,太苦了 !我以后再也不吃黄连了!
随后,我们来到楼上,医生给我们上了一堂“药食同源”的讲座。“药食同源”顾名思义就是说一种植物既可以做为药材又可以做为食物。医生向我们介绍了薏米、山药、枸杞等植物做为药材的功效和做成食物方法。
通过这次中药房之旅,我不仅认识了许多中药,还学习到各种中药不同功效,更是体会到我国中药文化的魅力,真是不虚此行!
小记者 魏嘉 第一实验小学403班
这次我们来到萧山中医院,学习中草药知识,认识中草药,当一回小郎中。
首先,我们参观了中药房。中药房可真大啊,里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中医院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中草药知识。随后,老师拉开一个大抽屉对我们说:“你们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我们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这时,他公布了答案:“这种中药名字叫蝉壳,它是由知了褪去的壳翻炒制成的。”
接着,老师带我们来到一个冷藏柜边。她拿出放在冷藏柜里的一包蝎子,大家立刻尖叫起来,老师连忙解释道:“大家不要怕,这些蝎子是去掉了毒腺,拔掉了毒针以后,炒干制成的。”原来是虚惊一场。
随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许多草药的知识,比如红枣可以和枸杞、菊花一起制成枸杞红枣菊花茶。它可以起到润喉、化痰、养颜的作用。最后,老师还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中药小香囊,收获满满。
这次活动让我学到许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回到学校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