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2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至上 建设幸福新萧山

——“致敬二十载 献礼二十大”系列综述之四

  ■记者 周颖 童志辉

  “民生”二字,落到生活的细微处,即是幸福。

  站在二十年的时间节点驻足回望,萧山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化为生动实践,围绕百姓需求,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做优城市品质,加速城市蜕变,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一个个务实的为民举措,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了一幅幅“幸福图景”。

  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百姓,不断刷新对美好生活的体验。

  国际化:小县城变成大城区

  二十年前的萧山,已让人艳羡。通航不久的萧山国际机场,把萧山与一个个国际化大都市连接在一起,打开了萧山通往世界的大门。

  打开城门见世面,也见到了更多新的生活方式。国内外的大城市里人是这样生活的:出门有地铁、购物进shopping mall、家门口幼儿园到初中一条龙配齐、社区里就能健身娱乐、文化生活就像兴趣小组一样方便。

  二十年来,萧山把大都市的生活样式变成了日常。

  如果说2002年3月的“1918”交通大会战,是通过打造一条条交通“动脉”,将萧山的城与乡紧紧相连,缩短了农村到城区的里程。那么,借亚运会筹办的“22688”交通大会战,让“半个小时跨越一座城”这句语,变成了现实。

  眼下,“22688”交通大会战捷报频传:机场轨道快线即将通车,彩虹大道、风情大道、通城大道、时代大道高架南延、博奥路南伸等相继通车……以枢纽、轨道、城市环线、快速路、主干路构成的“五位一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形成与杭州主城区一体化“半小时交通圈”实现无缝对接。

  路网越来越顺畅了,生活于此的老百姓最有话语权。“驱车15分钟,就能把儿子送到上城区上兴趣课。”家住北干的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在公共交通方面,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老百姓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无缝对接的还有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休闲娱乐、购物体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钱江院区进入施工扫尾阶段、浙大二院总部项目全力施工中,老百姓看病不用再跑主城区了;家门口名校林立,杭二、学军等名校资源跨江而来,本土的高中正在成为主城区学子们心目中的名校。

  如今,萧山的公建配套进度条正一项项拉满,通过借势借力、合作合资,引进省市优势资源,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短板,实现功能升级,让老百姓尽享国际化大都市的红利。

  利二花苑的许师傅,太有感触。家门口就是亚运场馆,亚运还没开始,就能进亚运场馆打球锻炼:“和专业运动员们同场,想想就让人兴奋。”城厢、瓜沥、临浦的体育达人,也能享受到这样的福利。

  近悦远来,人向往之。随着国际化交流的频繁,萧山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断外溢。科技城国际社区、ITC归谷国际中心等国际化社区建设以及欧美同学会人才研究中心、全球青年人才中心、外国高端人才集聚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和国际人才入住、创业,成为幸福的新萧山人。

  一体化:让农村不再羡慕城里

  二十年,城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则是脱胎换骨。作为全省“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萧山的农村跑步向前。在经历了家庭富足—道路整洁—庭院美丽—集体富裕—未来社区的阶梯式发展后,村民的日子幸福满满。

  萧山的农民,20年前就开始富裕了。

  2002年萧山农民人均纯收入是7336元,到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18398元,2021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6657元,增长9.5% 。比富裕更加激动人心的是富得快。连续十几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跑赢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67:1,远远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幸福的底气越来越足。

  富起来的萧山农村,也要迅速美起来。和城里一样,有公园,有绿道,河水清清,道路整洁。二十年来,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为抓手,萧山掀起了一轮轮环境的整治、一次次由外及里的美丽升级,一个又一个村庄变新、变美、变靓。从2018年开始,萧山投入近50亿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已实现全区所有建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展现出“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格局。

  “家门前的空地建起了公园,每天推开门就是绿植,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连家门口的河水都变清了,鱼虾也多了。”瓜沥镇张潭村村民赵加炳对乡村的变化非常满意。“富”与“美”的同频共振,让农村的幸福生活就地开启。而各种配套的“城乡一体化”,无疑使城乡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为破解医疗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难题应用而生的“健康大脑+小病慢病不出村”项目,将构建区、镇街、村社全覆盖的健康画像,为全区200万常住人口提供预测健康走势服务,同时还将为高血压、糖尿病两类重点人群,打造区、医共体、镇街、村社四级医疗服务联动链条,实现配药、监测、检验、入院、康复“不出村”。“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康复护理和健康巡访,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今年83岁诸阿婆,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美好教育,更多关注了农村学校的软硬件提升。合作办校、集团化办学、城乡教育资源联动,这些举措,让农村的教育质量有了看得见的提升。离城区最远的益农镇,中考成绩杠杠的。最近,益农镇与杭州师范大学签约,依托“名校集团、名校引进、高校助推”这三驾马车,高效推动益农全域教育质量的提升。益农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给推动农村学校均衡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板,是对农村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迫切期盼的回应。

  (下转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袁家军在杭调研除险保安工作并主持召开除险保安工作座谈会强调~~~
袁家军在杭州萧山区下访接访~~~
王敏在全区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工作例会上强调~~~
~~~——“致敬二十载 献礼二十大”系列综述之四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天下
   第08版:影像
坚决打赢除险保安百日攻坚决胜之战
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确保社会大局安全和谐稳定
奋力推进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 确保交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分报表
民生至上 建设幸福新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