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琦洁
20世纪前后,卡尔·本茨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汽车,从此汽车由三轮到四轮,有两座到四座,汽车的功能在不断提升,人人都称赞这一项伟大的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汽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开始变味,变成了一些人攀比的工具。
《富二代攀比豪车》《八旬老人刮坏宝马车街边痛哭》这样的新闻在社会上已经屡见不鲜了,现在很多人都热衷于汽车那些琳琅满目的品牌,却渐渐淡忘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情。在四川某地一男子为了买最新款奥迪车,不惜和自己的父亲大打出手,这一新闻在网上产生了热议,一些爱车人士竟然觉得车比亲情还重要,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究其原因,这一切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现如今,物质大发展,社会大进步,满大街都是好车豪车,然而面对这些车我从来没有羡慕过,更不要说感动了?
什么汽车最昂贵,答案肯定多种多样,莫衷一是。但我自从阅读了《我与地坛》,我有了自己的答案,坚定的答案。那就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座驾”。史铁生先生因为下半身瘫痪,因此拥有许多辆轮椅车。其中,有的早已经生锈,被划得斑斑驳驳,而他却视这些旧车破车若珍宝。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第一辆车,是母亲东奔西跑找人定制的,另一辆,是他第一次当上编剧,朋友们凑钱给他买的……显然,敝“车”自珍的作者留下的并不是车本身,而是那无法永远割舍的真情。我毫不犹豫地相信,就算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汽车来换史铁生的这些轮椅车,史铁生也是不会同意交换的。
因为史铁生先生的轮椅车是有灵魂的,最豪华的车最后也是一堆废铜烂铁,唯有史铁生先生曾经的座驾,永远散发着真挚的情怀、生命的光芒。 (作者系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